其他勢力看出了齊玄素重用姚家的意圖,自然是反對的。
大掌教集權的共識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同的解讀,相當一部分道門高層只是希望有限度改良,畢竟自由慣了,并不希望回到過去那個被大掌教管著的時代,這不能叫架空,而是讓大掌教依靠自己,離不開自己,從架空大掌教變?yōu)榕c大掌教共天下。
雖然大掌教把姚令和姚家做了切割,但大掌教說了也未必算,還是要唯公議是從。
于是最近出現了許多聲音,倒還沒有直接針對姚祖,不過已經開始針對姚月燕。
姚月燕就是姚祖的護城河,想打姚祖先打姚月燕。只要論證姚令叛亂是從姚祖開始鋪墊并實施的長線陰謀,那么姚家就不是無辜的,大掌教也不能再重用姚家,堵死姚家翻身的可能,就像當年打壓周家一樣。
這就是典型的歷史服務于現在。
要說這些人多么憎恨姚祖、姚月燕,那也未必,關鍵還是在于后人爭權奪利,前人跟著倒霉。
齊玄素沒想到自己竟然要為姚月燕辯護,難怪都說世事難料,造化弄人。
至于這個幕后主使是誰?
齊玄素沒有細查,不過大概有所猜測。只是天師正在沖鋒陷陣,齊玄素實在不想在這個時候提這些事情,也不想直接插手,還在隱忍。等到張月鹿上位,由她來處理更為名正順。
不過小殷出事之后,又讓齊玄素生出幾分警覺。
過去齊玄素沒有做大掌教的時候,張家生怕齊玄素這個外人謀奪張家的家產,鳩占鵲巢,于是逼迫齊玄素和張月鹿承諾自己的孩子不會姓張。
待到齊玄素做了大掌教,張家的態(tài)度反而變了,想要在大掌教女婿身上做些文章。
或者說得直白一些,齊玄素不是沒后人嗎?李家可以兼祧兩房,張家也可以把齊玄素的香火接過來——這時候張家又樂意讓兩口子的孩子姓張了。
關鍵在傳統(tǒng)宗法上,這是行得通的。
縱觀史書,沒有子嗣,可以過繼侄子為子。東皇走的就是這條路子,本質上是把自己兒子強行過繼給兄長玄圣,繼承玄圣的香火,欺負玄圣飛升了不能反對。
又因為東皇只有一個兒子,所以還得繼承自己這邊的香火。
也就是一個人繼承兩房香火,娶兩個老婆。這兩個老婆地位完全相等,沒有妻妾之分,沒有大小之分。宗法上甚至不算一家人,而是兩家人。因為一個是東皇的兒媳,認玄圣為伯父,另一個是玄圣的兒媳,認東皇為叔父,兩個老婆除了男人是共用的,其余全都分家過,日后生下孩子,各自繼承自己這房祖父的家產,算堂兄弟。如此一個兼祧兩房。
如果沒有侄子呢?就拿齊玄素來說,沒有父母兄弟,自然不可能有侄子。那么還能過繼道侶娘家的侄子。比如大名鼎鼎的世宗柴王,就是繼承了姑父的皇位,改姓為郭,既是姑父,又是養(yǎng)父。
齊玄素沒有侄子,可張月鹿有侄子,不僅有,而且很多,堂兄的兒子也是侄子。
從親戚關系上來說,收養(yǎng)道侶的侄子總比收養(yǎng)孤兒要近得多。而且吃完了齊玄素的絕戶,還能改回本姓,這叫歸宗復姓。
至于李家為什么不這么干,一是因為玄圣的遺產太厚了,直到今天還沒吃完,甚至只要道門沒有改朝換代,就可以一直吃下去。二是因為兩家都姓李,本就是一個姓,當初沒有改出去,現在也不存在改回來。
可齊玄素已經早早收養(yǎng)了小殷,只要有小殷在,那么張家就繼承不了齊玄素的影響力和各種政治遺產,吃不了齊玄素的絕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小殷已經成了某些人的絆腳石,被看作是眼中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