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親自執(zhí)壺,給王揚倒茶:“讓之顏飲此茶實在是太怠慢了!可惜我這里沒有上品的好茶,只能委屈之顏了!慚愧呀慚愧!”
王泰搖頭輕嘆,歉疚之情,溢于表。
“這樣,等回建康,回建康之后,我備益州極品香茶,以謝今日不周之罪!”
王揚忙做惶恐狀:“先生如此,讓晚生何敢克當?!”
“當?shù)闷甬數(shù)闷穑≈伄斒啦抛?,乃宰輔之器!俗茶豈能相配?!就怕之顏平步青云之后,不愿和我在一起喝茶嘍!”
宰輔之器?
我論經(jīng)談玄,寫了兩篇歌詞,就是宰輔之器了?
就算在庾易家說南北攻守的話傳入王泰耳中,也充其量不過一篇高屋建瓴的策論而已。怎么就宰輔之器了?這是要把我當傻小子忽悠??!
王揚心思微轉(zhuǎn),身子一顫,急忙站起,連稱不敢:
“先生之,真是要折煞晚生了?。?!晚生姿性樸陋,才識凡庸,不過尋章摘句,循誦習傳,僥幸得了虛名,哪能當先生如此謬贊?!將來若有幸入仕,得綴官聯(lián)之末,則余愿已足!如何能和先生相提并論?至于宰輔之位,那更是連想都不敢想的!”
王泰正色道:“絕非虛!絕非虛吶!之顏的論才藻論學(xué)問,實是第一流人物!不說一百年,便說五十年間能出幾個?待得入京之日,恰似那陸機入洛之時,定然名躁京都?。】熳熳?!”
王揚一聽“論才藻論學(xué)問”一語,便知王泰并沒聽過他論南北攻守那番話。心想:你是真能夸?。?
王泰是正宗的瑯琊王氏嫡系,從司徒府東閣祭酒之位卸職。司徒乃三公之一,位在尚書、中書兩令之上。東閣祭酒,主閣內(nèi)事,這個職位可以簡單理解為副總統(tǒng)府的辦公室主任。(有些職位不太方便類比,所以就讓大家簡單有個概念就行)出京則太守為之見禮,回京則官路暢通。
以他的身份,如此禮遇一個少年,若是一般人就算再警惕,也不免心中有些飄飄然。還有一部分人則會更進一步,真把這番話聽進去了,一下子便覺得自已是天選之人,甚得王泰看重,說不定回去之后還會沾沾自喜,回味無窮。
可王揚卻清醒得很,知道自已到今天為止所展現(xiàn)的才華,還不足以當?shù)猛跆┤绱丝洫?,除非王泰本身是個學(xué)問家。
可王泰不是。
那還這么猛夸,要么有求自已,溜須拍馬;要么就是麻醉人的一種手段。在不知不覺中降低對方心防,獲取好感。
所以王揚心神始終清明如一,可面上卻微露欣喜之色。
王泰很親熱地將王揚拉回座位,然后神色一冷,叫道:“來呀,把那蠢奴拖上來!”
兩個黑衣男子進院,將一個頭發(fā)蓬亂的瘦弱小奴拖到王揚面前,小奴跪在地上,瑟瑟發(fā)抖。
“之顏,你之前給我下過名刺,但被這蠢奴遺漏,沒有通傳。不然你我同在荊州,何至于到了今日才見面?方才我下帖請你,這蠢奴害怕事發(fā),這才坦白,蠢奴!你可知罪!”
小奴咣咣咣地磕頭,哭泣道:“都是小人的錯!小人當時在打瞌睡,忘記通傳,小人該死,求公子賜罪!”
王泰冷哼一聲,然后對著王揚,和顏悅色地說:“之顏!你說,該怎么罰他才好!”
王揚冷眼旁觀,心下明了,這就是照顧雙方面子,把之前晾著自已沒見的事揭過去,也不在乎你信不信,主要是表明一下態(tài)度,然后給你一個開釋前嫌的理由。就好比打人者提著水果來請求諒解,說“喝多了腦子漿糊了”,總比直“就是想揍你丫的”的強。
王揚現(xiàn)在還沒摸清王泰的意圖,自然不會拆臺,便勸道:“他也是無心之失,先生不必太過苛責了?!?
“好好好,之顏果然是宰輔心胸,但如此刁奴,也不能輕縱了。拖下去,鞭三十!”
小奴像得了什么恩典似的,連忙向王泰和王揚叩頭稱謝。
“之顏啊,我聽說你是中朝名臣右軍公之后,不知是幾世之嗣?”
王泰問得很是誠懇,連一丁點懷疑的意思都聽不出來,仿佛就是正常的同宗通問,閑話家常,若非王揚事先讀了那首詩,否則只看王泰從自已進門以來的表現(xiàn),還真以為他認定自已這門親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