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午飯吃的極有趣味,賈琮一本正經(jīng)說的一些小段子,往往能讓對面三人捧腹大笑。
原本只黛玉、紫鵑會笑,可當賈琮輕描淡寫的說出自己兄弟賈環(huán)比黛玉還要大方,請東道請一根三文錢的糖人,還咬掉大半只剩一雙糖人腳給他時,連岳姨娘都忍不住笑出眼淚。
自然,也引得黛玉嬌嗔連連。
或許笑聲能下飯,今日午飯,黛玉比往日多吃了半碗,面色也多了幾分紅潤。
等丫鬟婆子們收拾好飯桌,又上了飯后茶,黛玉見賈琮面上還是有許多疲憊之色,便好心勸道:“三哥哥,你再去歇息去罷?!?
賈琮正要說飽食后不能立刻睡覺,卻見一個中年婆子匆匆進來,通報道:“姑娘、姨奶奶,賈家二爺回來了,讓我請你們過去。”
聽聞這個消息,黛玉和岳姨娘登時站了起來,滿臉緊張期待和畏懼。
一時間,之前那個輕松快意歡樂的午餐時光,好似只是個夢幻。
現(xiàn)在,又突然夢醒回到冰冷的世間。
黛玉面色蒼白,眼神驚恐無助。
盡管自她母親賈敏過世后,五六年來她都與林如海沒見過幾面,記憶里的模樣都已模糊。
自然談不上多深厚的父女情。
但是,無論如何,林如海都是她的父親,是她在正是世上最后的至親。
如今到了能斷他生死的時候,她怎能不怕不懼不緊張?
只是遇到這等大事,光害怕是沒用的……
見黛玉和岳姨娘都面色緊張,黛玉更是再度垂淚,卻沒什么實質(zhì)反應(yīng),賈琮邊起身邊問道:“嬤嬤,我二哥是一個人回來的嗎?”
中年嬤嬤聞忙回道:“回……回三爺?shù)脑?,賈二爺是帶著一架馬車回來的,去時沒有……”
雖然這個婆子之前沒有見過賈琮,但近來即將入主林家的林家父子忽然倒霉一事,還是在林家引起了軒然大波。
其中的主角自然不會被忽視,而此刻賈琮的身份,也就不問可知了。
聽聞中年婆子之,賈琮對黛玉喜道:“恭喜林妹妹,看來運道不錯,那位張友士張老先生在家!”
正緊張害怕的滿心混沌的黛玉聽聞此,怔了下后才明白過來,可隨即又激動的不知該如何是好……
賈琮見之啞然失笑,走到她跟前,道:“傻了,趕緊去正房姑丈那里等好消息啊!”
黛玉再次醒悟,羞赧的俏臉緋紅,也顧不得這些了,拉著紫鵑一起,和岳姨娘一道往正房趕去。
她卻沒看到,背后賈琮的眼神里,是多么的遺憾。
病到林如海這一步,已爛至肺腑內(nèi)臟,比當初武王肌體外傷之潰要嚴重太多。
賈琮若放開手段來醫(yī),開腔排膿,再憑借青霉神效,連續(xù)使用幾個療程消炎,或許還能夠挽回。
但真要那般,不僅會將他的底牌泄露,甚至還會讓人聯(lián)想到武王莫名其妙活下來的原因……
這等風(fēng)險實在太大,別說他不會主動為之,縱然黛玉知道他有此手段來求他,他都不會答應(yīng)。
林如海是崇康帝的心腹大臣,正經(jīng)的天子門生探花郎,同時也是寧則臣一伙人所重的新黨重臣。
何其清貴權(quán)重?
這樣一個人,就算被他救活,也絕不會聽他擺布。
若以為憑借救命之恩,就能讓人納頭便拜,那世間權(quán)勢最大的豈不就是郎中?
所以,權(quán)衡利弊,賈琮最終選擇不出手。
他能做到最好的,就是尋一名醫(yī),盡量延續(xù)林如海的生命。
在延續(xù)生命緩解病情這一方面,西醫(yī)還是比不過中醫(yī)。
賈琮希望張友士能讓林如海,再活半年。
不止為了林黛玉,也為了他目前的利益需要……
……
“一年不見,今見老先生依舊身康體健,可喜可賀?!?
正堂上,賈琮面色淡然的對張友士拱手道。
張友士終究不過一白丁,就禮法而,賈琮能做到這一步先一步行禮,已經(jīng)很算是禮賢下士了。
張友士也的確很感動,須發(fā)皆白的他躬身道:“勞伯爺?shù)胗?,小老兒榮幸之至?!?
他這般回禮倒也合理,可藏在屏風(fēng)后的黛玉卻大失所望。
她原以為這位被賈琮說的極高明的張友士老先生會是一位世外高人,當白衣傲王侯才對。
怎會這樣卑微?
莫不是水平不濟……
她卻不知,若只張友士一人,他或許真能做到白衣傲王侯。
可他還有子嗣后人,上回進京被請去治賈赦,便是為了給他兒子捐官去的。
一個有著牽掛的人,是成不了世外高人的。
賈琮又問了些張友士兒子的情況,捐了什么官兒,在哪里上任等。
雖然沒明著許諾日后會有怎樣的照顧,可張友士活了一輩子都快成精了,怎能不明白賈琮的意思?
愈發(fā)感激之極。
見氣氛活絡(luò)的差不多了,賈琮方道出本意:“老先生如此年高,還勞動先生來此,實是不該。只是,我家大人身患重癥,尋常名醫(yī)請遍也無甚大用。所以才不得不厚顏再累先生走此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