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在長寧街頭頭上,旁邊是一個國營的裁縫鋪,過條馬路走上四五分鐘就是供銷社。
趙又琴打開門,李書萍跟著走了進去。
“這個房子返還前,是棉被廠租了賣棉被的,后面生意不好就撤了,就一直空置著?!?
“這墻和地面,棉被廠租用的時候,都刮了大白,抹了水泥的。你也不用怎么裝修了,砌個灶臺,擺上幾張桌子就可以直接開張了?!?
李書萍點著頭打量著鋪面,鋪面不小,瞧著約莫有個六十平。
裝修保持得還挺好,墻皮沒掉,地面也沒有坑坑洼洼的,確實很不錯,不用怎么裝修了。
看完前頭,兩人就到了后院兒,院子不大,就是一個小天井,地上鋪了青石板,天井里有個石頭水槽,接了自來水管。
正對著的就是兩間青磚瓦房,左邊的面積小點,墻上也是刮了白,地上也是抹了水泥的,屋里空空的啥也沒有。
右邊這間大一點,還有一個隔間,兼具臥室和客廳的功能,也是白墻和水泥地。
“這后面以前棉被店是用來當(dāng)庫房的,所以也稍微裝修了一下,把衛(wèi)生搞一下,家具一添,就可以直接住人了?!?
“這個位置離供銷社近,人流量也不小,要是開個餃子店,生意準(zhǔn)差不了?!?
“你覺得咋樣?”趙又琴看著李書萍問。
后者笑著點頭,“我覺得挺好的?!?
“那你……”
“我租了。”
趙又琴是個雷厲風(fēng)行的,李書萍是個果斷的,兩人直接回了街道辦簽合同。
租約簽了三年的,租金按季付,押一付三。
李書萍其實是想多簽幾年的,但趙主任笑著說先簽三年。
李書萍也知道人趙主任不傻,看得出來這個經(jīng)濟肯定是會進步發(fā)展的,租金都是會漲的。
“趙主任,你有沒有認(rèn)識的泥瓦匠?”
“有的,23號院隔壁的張強東就是個老師傅,價錢也便宜,一塊五一天?!?
“行,那我自已去找他?!?
離開街道辦,李書萍又拿著鑰匙,去鋪面看了看,做了一下規(guī)劃。
左邊她打算隔一個十平米的廚房出來,墻砌一半,上面弄幾塊大玻璃,中間弄個出餐口,整個明廚亮灶。
廚房里砌一口大灶,一排案臺,兩個大水槽,一個水槽洗菜,一個水槽洗碗。
在靠墻砌上一排碗柜,都貼上白色的瓷磚,看著干凈又亮堂。
門口的位置,安排一張商場里那種圓弧的收銀臺。
店里面再擺上十幾張那種快餐店的長條桌子,坐的人多,還省地兒。
規(guī)劃完,李書萍就美滋滋地拿著鑰匙回了家。
路過24號院,她走進去問了一下,張師傅在不在?
聽鄰居說他出門做活了,不在家里,就打算明天再來。
下午林小玉放學(xué)回來,李書萍就把要開餃子店的事情告訴了她。
林小玉特別高興,晚上吃完飯,母女二人就溜著彎兒去鋪子看了看。
“這間屋就給你住。”李書萍指著左邊的小屋跟女兒說。
林小玉推開門走了進去,在屋里轉(zhuǎn)了一圈,“媽,這么大的房間,給我一個人住嗎?”
她也能擁有獨屬于自已一個人的房間了?
李書萍笑著點頭,“媽住隔壁大屋的隔間。”
林小玉一聽媽要住隔間,就說:“媽,你住這間,我住隔間。”
在她印象里隔間都是比較小的,怎么能讓媽住隔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