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兄,我的耐心是有限的,再一再二不再三?!崩钋嘞龅恼Z氣變得冷厲起來,畢竟是北辰堂出身,沒幾分惡氣也干不了這個差事。
沈虛沒有應(yīng)答,而是大喝一聲,再度朝李青霄攻來。
李青霄不再多,既不用“小殷拳意”和“梵衣”,也不用“萬華神劍掌”,只是用那套基礎(chǔ)拳法迎敵。
說是基礎(chǔ)拳法,卻也是出自道門高人之手,大巧若拙。
沈虛的掌法變幻莫測,每一掌擊出,甫到中途,已變化好幾個方位,他能在江湖上闖下不小的名頭,倒也有幾分真才實學(xué)。
再看李青霄,改用最初的拳法后,技擊之術(shù)甚是質(zhì)樸,出拳收掌,似乎顯得頗為窒滯生硬,但不論沈虛的掌法如何離奇莫測,卻始終騙不了李青霄半分,哪怕李青霄沒再以力壓人,也逐漸占據(jù)上風(fēng)。
沈虛越打越心驚,此人這似拙實巧的拳法,實在是博大精深,妙不可,白馬書院所傳掌法與之相比,顯得招數(shù)太繁,變化太多,不如此人的攻其一點,不及其余。
此人到底是從哪里冒出來的?以前竟是從未有過耳聞。
莫不是哪個隱士高人的關(guān)門弟子初次下山走動?
兩人過到二十招的時候,沈虛已經(jīng)感覺雙臂發(fā)麻,雙手疼痛難忍,甚至就連真氣運轉(zhuǎn)都不甚舒暢,心中暗驚:“此人的拳頭勢大力沉,竟然純靠氣力就壓制了我的真氣所化內(nèi)力,似乎還有一種奇異勁力不斷干擾我出招發(fā)力?!?
這也在情理之中,尋常人哪怕真氣修到一定程度,也無法與沒有真氣的龍象相比,正面角力,還是免不得粉身碎骨的下場。偏偏人仙傳承就能單憑氣力與龍象一較高下,一力降十會并非虛,若是降服不了,那便是氣力還不夠大。
至于所謂的奇異勁力,其實是李青霄的“蹈虛勁”,與能夠隔空傷人的拳意不同。
“蹈虛”出自道門經(jīng)典《淮南子》,所謂淡泊無為,蹈虛守靜,出入經(jīng)道。這里的“蹈虛”意思為追求虛無,蹈虛以避實,所以“蹈虛勁”虛實不定,能于虛空無實之處借力,若是與人交手,又能將對手之力化歸虛無,端的是玄妙無比。
沈虛心知再斗下去,勢必要敗下陣來,不得不用出保命的手段了,只見他冷不丁一振衣袖,從袖口中甩出一團煙霧。
李青霄突然聞到一陣甜香,登時有頭暈之感,不過轉(zhuǎn)瞬即逝。
沈虛趁勢縱身上前,左手五指向李青霄右腋下的“淵腋穴”抓去。他只道這一把抓落,李青霄已絕無反抗之能,哪知著手之處,竟是毫不著力,正是“蹈虛勁”建功。
李青霄趁機張口一吐,沈虛陡然聞到一股甜香,頭腦立時昏暈。
不是迷煙沒有奏效,而是劑量不夠,人仙雖然體型不大,但是氣血之盛堪比巨獸,再厲害的毒藥也要講究劑量適配,對于已經(jīng)轉(zhuǎn)為九成正統(tǒng)人仙的李青霄而,這點劑量顯然不夠看。
李青霄吸了一口,僅僅是有些輕微影響,反而將剩余霧氣存于口中喉間,以自身血氣包裹,使其不滲入體內(nèi),待到時機一到,再還給沈虛,便讓沈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趁此時機,李青霄一把扼住沈虛的喉嚨,單手便將其提了起來:“沈兄,我是不是太好說話了,讓你有什么誤會?”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