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鳳鳴并未細(xì)看那處殘缺的法陣,而是盤膝坐于了石地之上,首先將那玉簡拿了出來,神識探入內(nèi),開始仔細(xì)研讀了起來。
此玉簡之中,所記述的,是一名為三元陣的法陣。經(jīng)過秦鳳鳴仔細(xì)研看,其也讓知曉,此三元陣,玉簡中并未記述完全,可以說,也是一殘本。
看來,這就要求修士開動自己的思維,憑借自身的造詣,將此法陣布置完全。
自玉簡中觀之,此法陣并非是如何深奧的法陣,其威能,也僅能困住筑基期修士而已。
但唯一不同的是,此法陣卻是一古陣,且是不是用陣旗驅(qū)動的,而是用各自材料拼湊起來,每種材料之上,需要修士獨(dú)自刻畫陣訣和符咒,然后將之放到與之對應(yīng)的方位,才可讓此法陣順利運(yùn)轉(zhuǎn)。
對于如此情形的法陣,秦鳳鳴卻是研究過十?dāng)?shù)種,不過其只是研究了一番,并未親自操作布置。
此次卻是有此法陣擺在面前,且還有此法陣所需的布陣材料,卻是為其提供了一處絕佳的操練機(jī)會。
雖然玉簡中符咒與陣訣并不完全,但以秦鳳鳴制符造詣,在殘存的法陣之中,找到相應(yīng)的符咒與陣訣,其卻是沒有多少擔(dān)心之處。
秦鳳鳴在此山洞中一待,就是十日時間。洞室外的大廳中,三名莽皇山筑基修士,對于秦鳳鳴,此三人并不看好。
僅看秦鳳鳴面容,三人就知,此位修士,年歲并不大,絕對不會超過八九十,如此小年紀(jì),就修煉到了筑基頂峰,想來其用在陣法之上的時間,也是不多。
在不多時間之內(nèi),就能對陣法有所了解,談何容易。
陣法之道,博大精深,既要求修士對制符有所了解,又要求修士對煉器也有一定的研究,這樣才可知曉各種材料的屬性用途。如此多方面照顧之下,才可能在陣法之道上有所建樹。
但那名青年修士,卻是顯得太過年輕了些,如果其加入一普通的宗門,當(dāng)做一名精英弟子培養(yǎng),絕對絲毫不屈才。但要說到陣法,卻是顯得難以成事。
就在大廳中三名修士對秦鳳鳴不屑于顧,閉目修煉之時,卻是陡然發(fā)現(xiàn),那名青年修士,此時正站在三人面前,且正自抱拳拱手的說道:
“三位道友請了,秦某已然將那洞室中的殘缺法陣修繕完成,請哪位道友進(jìn)到里面予以驗(yàn)看一番。”
“什么?你竟然將那殘缺法陣修繕完成了?”
聽聞秦鳳鳴之的三人頓時對望一眼,眼中滿是不信的神情。帶秦鳳鳴進(jìn)入洞室的那名修士更是彈身而起,飛身便到了秦鳳鳴所在的那間洞室之內(nèi)。
只見地面之上,原來殘缺的法陣,此時已然變得完整非常。雖然此法陣還未催動,但一道道能量波動卻是在法陣之上游走不定,此正是三元陣完好之時,才能顯現(xiàn)的情形無疑。
以老者身為陣法師的眼光,自是一眼就看出,面前法陣,已然被青年修士修補(bǔ)完成了,里面不會存在絲毫差錯。
“不錯,道友卻是已經(jīng)完成了此法陣修補(bǔ),法陣已然完好,道友可以回去復(fù)命了?!?
秦鳳鳴道謝一聲之后,并未再在山洞停留,而是出離了此處山洞,展開身法,急速的回到了千機(jī)殿之中。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