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直接拒了,又可能引起包括安樂王在內(nèi)的一批宗室的不安和猜疑,認為蕭列不肯容人。
群臣獻計獻策,卻沒有一個讓蕭列感到滿意的法子。
蕭列看向裴右安:“裴卿以為朕當(dāng)如何?”
一堂目光,望向了裴右安。
裴右安道:“皇上不妨先納下,再以犒賞為名,轉(zhuǎn)賜安樂王麾下將士便可。”
滿堂悄聲,隨即,近旁的朱國公安遠侯等人紛紛點頭。
這確實是個雙全之法,既全了安樂王的顏面,又用安樂王的錢替皇帝在安樂王那里收買人心。
蕭列已微醺,以筷擊案前金缶,金缶發(fā)出震越鳴聲,他大笑:“此法極好!就照此行事!裴卿果不負少年卿相之名,總不叫朕失望!”
眾人望向裴右安,目光無不帶欽羨。
“父皇,荊襄一帶百萬流民已然成賊,若不及時平定,他日必定成我大魏心腹之患。不知父皇可定下平定之策?”
蕭胤棠忽然起身,恭敬問道。
流民構(gòu)成,除了盜賊、亂兵,更多的,還是失去土地的農(nóng)民。流民之患,從本朝立朝以來,就屢撲不絕。尤其荊襄一帶,土地肥沃,而地處數(shù)省交界,山高林密,官府鞭長莫及,一旦逢災(zāi)年,或是戰(zhàn)亂,交不起租稅失去田地的民眾便遷往此處,自成一體,而這里卻恰好地處和胡人征戰(zhàn)的前緣地帶,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歷朝皇帝,都想盡法子,要將這些流民牢牢控制,但往往事倍功半。順安王當(dāng)政的最后一年,還因為遷出逼迫,發(fā)生了一場流民暴,動,當(dāng)時聚集人數(shù)竟高達百萬,幾乎和朝廷五軍都督府下所轄兵員人數(shù)相當(dāng),朝廷焦頭爛額。
武定起事,蕭列之所以能勝,流民之亂,也算是其中的一個助力。
宴堂里再次安靜下來。
蕭列沉吟之時,蕭胤棠道:“兒臣薦舉一人,必定能夠助父皇安荊襄,平天下,兒臣愿為他在父皇面前立下軍令狀!”
蕭列道:“你薦舉誰?”
“用人不避親。兒臣所薦之人,便是兵部左侍郎周進?!?
大臣們紛紛看向周進。
周進是周皇后的弟弟,進士出身,頗有才干,行事雷厲,在武定起事中立下功勞,如今官居三品,以循吏自居。ъiqiku.
周進起身,向蕭列下跪,凜然道:“承蒙太子舉薦,臣便毛遂自薦,于此向萬歲立下軍令狀,若三個月內(nèi)不能平定禍患,還我大魏晏清荊襄,臣便辭官,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
蕭列遲疑了下,笑道:“愛卿忠心可嘉,甚好!太子既舉薦了你,你也如此表態(tài),朕為何不信?朕封你為總督軍務(wù),這兩日便可動身。”
周進叩謝皇恩,蕭胤棠也向皇帝謝恩,坐了回去,自斟自飲,兩道目光,投向了斜對面的裴右安,見他端坐位中神色凝重,一口飲盡杯中之酒,微微瞇了瞇眼。
宴畢,已是戌時中。蕭列半醉,被李元貴、崔銀水相扶回往后宮。大臣們起身,紛紛向周進賀喜,預(yù)祝馬到成功。
蕭胤棠和周進到了裴右安面前,笑道:“右安,父皇準(zhǔn)我舅父出馬剿平荊襄流賊之亂,舅父知你素來計斗負才,你有何高見,望不吝賜教。”
裴右安從位上起身,轉(zhuǎn)向笑容滿面的周進,道:“太子重了,何來高見,只有一而已。剿與平,民與賊,都不過一字之差,于萬民卻關(guān)乎生死大計。民被擾,必困,民困,則亂生。盼周大人日后行事之時,斟酌一二?!?
蕭胤棠目光閃動,笑而不語,周進顯然更是不以為意,口中只道:“多謝裴大人之,周某對萬歲披肝瀝膽,蒙萬歲信用,自當(dāng)全力而為。三個月后,在堂諸君,等我捷報便是!”
大臣們紛紛附和。
裴右安不語,瞥了眼大殿角落放置的滴漏,和近旁同僚告辭,轉(zhuǎn)身要走,未行幾步,卻被平日關(guān)系親近又一向好飲的朱國公給攔了,說是今夜難得良宵,尚未盡興,不如再同去共酌一杯。
裴右安笑道:“下回必陪公共飲,今夜家中卻還有事,須得回了?!?
朱國公有些半醉了,還要再說,一旁安遠侯忙攔道:“裴大人新婚燕爾,家中正事,你還不知?要飲我與你去,莫耽誤裴大人回去!”
朱國公一愣,拍了拍額頭,哈哈笑道:“我醉了,我醉了,竟忘了春宵一刻值千金,怪不得不肯應(yīng)我了??旎乜旎兀 ?
近旁同僚俱都望著裴右安笑。裴右安也無赧色,坦然一笑,朝左右道了聲別,便出了宴堂,往宮門而去。
蕭胤棠立在那里,望著前方那道消失在了殿門之外的背影,唇角那絲笑意漸漸凝固,目中隱現(xiàn)霾色。
……
裴右安出宮,打馬徑直回了裴府,至門口,將馬鞭丟給迎來的仆從,往里而去,越近,步伐卻越慢,待跨入院門,行至走廊階下,一眾仆婦丫頭相迎,喚他大爺,他遲疑了下,停了腳步,道:“大奶奶呢——”
“夫君你回了?”
嘉芙方才人一直在屋里,卻豎著耳朵只聽外頭動靜,隱約仿佛聽到他回來的聲音,急忙拋下書,飛快出來相迎。
她顯是出浴不久,輕綰婭鬟,玉簪斜插,羅襦碧裙,嬌姹動人,便這般站在階上望他,面帶甜蜜笑容,一雙眸子,在廊前燈光的映照之下,閃著晶燦光芒。
“香臉半開嬌旖旎,玉人浴出新妝洗。”
裴右安的腦海里,忽冒出了這樣一句。.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