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同在一家,榮辱與共,清圓人雖從薈芳園出來了,心里還記掛老爺行色匆匆的原因。
這深宅大院像一口井,垂花門外是男人的世界,垂花門內女眷們安然度日。如果家道順遂,兩耳不聞窗外事倒也罷了,那日她聽過老太太和老爺的談話,心里便有了防備。
謝家祖上軍功赫赫,若沒有潑天大禍,等閑撼不動這棵大樹。但上京的局勢瞬息萬變,禁中帝王的心思也瞬息萬變,誰知道下一刻會如何!百年煊赫之家,覆滅其實只需一彈指,那天聽老爺說話,字里行間滿含隱憂,清圓嘴上不說,心里難免盤算,萬一謝家有個閃失,她如今已經認祖歸宗,結結實實拴在了一根繩上,后退也無門了。
老爺還在,實情便打聽不出來,須等老爺離開了,才好暗暗使人活動。春臺去了有會子了,一直不見回來,清圓站在檐下看天上的月,今夜月色朦朧,流云也多,那不甚圓滿的月亮就躲在云后,半天不見蹤影。
抱弦捧著香爐進來,點了一盤沉水,放在里頭香案上。香才燃起來,聞不見味道,她拿手扇了扇風,待分辨明白了,回身對清圓道:“姑娘,才剛大姑娘打發新雨送了一盒香來,說是開國伯家大公子送給大姑娘的。大姑娘見香好,給咱們勻了一盒,姑娘進來坐著吧,仔細入了夜有寒氣?!?
清圓聽了,便退回屋里來,細嗅一嗅道:“果真醇得很,恐怕市價不便宜?!?
抱弦蓋上了香爐的蓋子,鏤空的云彩紋理間徐徐升騰起淡淡的輕煙,牽著袖子道:“開國伯家到底是伯爵人家,多少好東西沒有!大姑娘如今手面眼界都開闊,同原來不一樣了。今兒八成是聽說薈芳園里鬧了一出,不便親自來,才打發新雨過咱們這兒慰問。我替姑娘謝過了,趕明兒姑娘高興的時候,再去親謝大姑娘?!?
清圓坐在月牙桌旁,輕輕擺動團扇,“這個家里,只有大姐姐和我交好,可惜她不日也要出嫁了?!?
抱弦笑著說:“要是多幾個大姑娘這樣的姐妹,那多好!”瞧了外面一眼又道,“才剛新雨和我說,太太對梅姨娘那頭也多有苛待,梅姨娘因這個和老爺叫屈呢,又翻出二爺和三爺以前讀書用度不及大爺的舊賬,鬧得榴花院里人人都知道?!?
清圓聽罷,淡淡一哂,“老爺跟前人里,就數梅姨娘最實惠,兩個兒子都成家立室了,不像太太還有個二姑娘,往后還有操不完的心?!?
抱弦說笑著和她聊起府里舊事,“聽說梅姨娘是通房丫頭提拔起來的,在太太跟前一向不得臉。早前太太連院子都不肯分給她,梅姨娘在她房里伺候了三年,有了倫哥兒才派到榴花院去的。太太自認為拿得住梅姨娘,梅姨娘心里未必服氣她。眼下是家里太平,梅姨娘諸事不問,倘或哪一天起了頭,或是帶累了兩位哥兒,梅姨娘只怕也不是軟弱可欺的?!?
抱弦是有心說,清圓是有心聽,各自都有成算,各自都心照不宣。
這時候春臺回來了,進了門匆匆道:“我和月荃打聽了一回,老爺來時她在老太太跟前伺候,據說上京下了一道詔命,老爺的劍南道節度使一職暫留,另封了個幽州刺史,命老爺即刻上任?!?
清圓坐在那里怔怔的,她對官場上的事不了解,但早年陳家祖父任過秘書郎,她多少也從他那里聽說過一些。
刺史是從五品的官,相較從二品節度使,直降三等,那是怎樣的一種頹勢,官場上人最明白。一方大吏,要調任必須有名目,于是刺史就成了專供武將遷轉的虛銜。老爺留著節度使的銜兒,卻要上幽州任刺史,這對于謝家來說,恐怕是前所未有的一場大難了。
“老太太怎么說?”
春臺道:“老太太半天沒說話,隔了好一會兒才問,朝廷可是起了監管謝家的念頭?!?
清圓急道:“那老爺又是怎么回答的?”
春臺說:“老爺給老太太磕了頭,老太太把跟前人都打發出去了。月鑒和月荃在門前侍立,隱約聽見了幾句,老爺說圣人原是要解他的兵權,將人押解京城的,后來經不住京中幾位將軍的哀求,才重下了調令。老爺善戰,吐蕃人中早有威名,只要老爺答應出征,朝中禁令還是有望解除的?!?
清圓聽了這番話,心里稍稍寬懷了些,到底官場上的事她不懂,既然有轉圜,就說明事情沒有壞到那種程度。
老爺當夜就動身了,從橫塘到上京,路程不及到劍南道的一半,快馬估摸五六日便能抵達。第二日晨昏定省是雷打不動的,大家照例進薈芳園,照例給老太太請晨安,只是今日和往日有些不同,東西二府的老爺太太們問過了安,并未退出上房,及到清圓這輩進去,室內已經站得滿滿當當了。
老太太訓話,也像皇帝頒布詔書,自有一套平衡朝堂的氣度。她并未把老爺解職一事描繪得太嚴重,譬如很壞叫“不怎么好”,倚著引枕慢悠悠說:“咱們謝氏,原是從幽州發家的,太爺那輩任升州牧,咱們才搬到橫塘來。這些年幽州的老宅子雖有人打理,但長久不住,便沒了人氣?!睂⒁暰€調向那些出生在橫塘的孩子們,“你們吶,從未見過咱們幽州的老宅子,那宅子遠比這里的還要氣派,畢竟八十年的根基啊,想起來真叫人舍不得。我在想,如今老爺暫調回幽州,咱們趁著這個機會收拾起來,搬回老宅豈不好?這些年在橫塘扎了根,橫塘雖好,到底小地方,偏遠了些。今秋三個哥兒都要武舉,武舉本就要入京應試,越性兒舉家搬回老宅子,那些斷了來往的人脈好重新續上,于孩子們的前程也有益。我今兒讓你們留下,就是有意同你們商討這件事,我如今老了,愈發力不從心了,還是要聽一聽你們的意思,大家好做打算?!?
老太太忽然提了這個建議,本府的人心里都是有數的,但驚著了東西兩府的人。
蔣氏和二老爺謝訓面面相覷,“老太太想回老宅子,原是人之常情,可咱們搬到橫塘二十年,家私全置辦在了這里,現在回幽州,這么大的家業,這么多的人口,長途跋涉豈是好頑的!”蔣氏訕訕道,“再說咱們早年已然分了家,我們二房也沒有為官為宰的,回不回幽州……其實沒什么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