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凌瑜抵達帝都,很多大臣都紛紛上奏,指責皇后娘娘離宮不安于室,不守婦道,品德敗壞,不足以母儀天下。
更有趙暉指使的一幫老御史還拿凌瑜開延齡堂的事彈劾凌瑜唯利是圖,拋頭露面,為女子讓了個壞典范。
這些老糊涂就是看著女官能升到四品不記,再加上帝都女子為此也開始站直了腰桿,有些膽子大的丫鬟和嬤嬤,都對主家提出要通工通酬,和男仆一樣拿通樣的酬勞。
凌瑜這次離開皇宮,就成了他們的把柄,不拿出來攻擊凌瑜,怎么咽得下這口氣呢!
蕭霖天對這些指責勃然大怒,這通工通酬的事已經(jīng)塵埃落定了,當日也獲得了四品官員的認可。
現(xiàn)在這些老頑固還拿出來借此數(shù)落凌瑜,這讓蕭霖天忍無可忍。
“皇后去鄭州,是朕特下的諭旨。朕忙于春耕無法抽身,皇后代朕去尋找平南王和安大人,何錯之有?”
“皇后開的延齡堂,每次有難都捐錢捐藥材,捐出的銀子前前后后上百萬兩,這就是你們口中的唯利是圖?你們又為國為民捐出了多少銀兩?!”
蕭霖天厲聲責問道:“太皇太后昔年隨太太上皇馬上征戰(zhàn),是拋頭露面嗎?太皇太后是巾幗英雄,為太太上皇分憂解難!”
“怎么,通樣的行為到了你們口中,卻變成了拋頭露面,不守婦道!”
蕭霖天怒火中天,拿出了平南王之前送來的奏折,狠狠拍在案桌上,怒斥道。
“此次鄭州為什么暴亂?還不是王縣令和章大人一黨貪官奴役百姓,讓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鄭州河道塌方,沖毀了兩個村莊,死了近兩百人,你們這些食君之祿的官員誰給太上皇上過奏折?”
“還有你們這些御史,你們有誰彈劾過章大人和王縣令,監(jiān)督過這些事?”
蕭霖天讓小謝公公把這些御史的奏折都砸到他們腳下,他還意猶未盡地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