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歡帶著二可到了碼頭。
京中有三個大碼頭。
都是朝廷管轄。
至于其他幾個小碼頭,則是船商們租用了,用來運送商家的來往貨物,所以,民用商船,一直處于合法與不合法間。
合法,是他確實租用了碼頭。
不合法,朝廷之前限制大商船,小船自然是可以用,但是,小船運送貨物量太少,所以,船商都會稍稍把船造得大一些,盡可能地多運送貨物,這就不符合漕運政策了。
漕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眼,朝廷也是如此,畢竟隨著船運的發(fā)達,朝廷的商船處于嚴重缺乏的狀態(tài)。
可朝廷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民間不知道。
民間一直以為是漕運總院衙門開的后門,因此每年不少的孝敬銀子送到了漕臺的手中。
錦歡到碼頭上看了一下,大船徐徐而來,碼頭一帶,停靠了不少的船只。
而碼頭有幾個大型的倉庫,都是排期要送往各地的貨物,幾個大倉庫都滿了貨物,可見漕運的壓力是真的大,開放民用商船,也是迫在眉睫。
錦歡和碼頭上的苦力說了幾句話,了解了一下每日的吞吐量。
其實對于貨運,錦歡并未是完全的陌生。
因為鼎豐號的米糧都是走貨運。
之前聽胡青云說過,除了耗米銀子之外,還要再納征辛苦費,不過,總的來說,比走陸路要快捷一些,費用也差不多。
初步了解了一下,錦歡也就走了,她來碼頭也知道問不到什么,要了解更多的內(nèi)幕,還要去找找漕幫和胡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