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蓮和孩子們順利到了省城鐘家,這時候鐘翰軒還沒下班回來呢。
馮翠英給蔣云秀和邱敏華打了電話,告訴她們巧蓮領(lǐng)著孩子來了,讓她們兩家晚上都過來聚聚,大家在一起熱鬧一下。
徐家沈家得知消息,都高興得很,于是趕快過來湊熱鬧。
"哎呀,親家,你這啥時候來的提前也不說一聲,說了我們?nèi)ソ幽惆 ?
徐家離著鐘家近點兒,蔣云秀領(lǐng)著二兒媳婦和兩個孫子先過來了。
進院子就瞧見了外孫女和外孫子在院子里跑,巧蓮等人也都坐在院子里說話,蔣云秀忙跟巧蓮打招呼。
"剛到,昨天六叔派車過去接的我們,今下午剛到這兒。親家今天沒課啊"
巧蓮見了蔣云秀也挺高興,畢竟這么長時間沒見面了。
瞅著蔣云秀精神和氣色都挺好,果然回城各處都順利。
再加上兒子們也都回來,還有孫子陪著,心情好了,氣色自然就好。
"這就是侄媳婦吧兩家結(jié)親這么長時間了,還是頭一回見侄媳婦呢。"
巧蓮看了一眼蔣云秀身旁的女人,三十上下的年紀,長得還不錯,穿著打扮滿利落的,給人的印象不錯。
"是,這是霆耀的媳婦,淑芬。
淑芬啊,這就是你曲家嬸子,晴寶和昕寶的奶奶。
我跟你爸在大營那幾年,你曲嬸子沒少照顧我們。"蔣云秀趕緊給雙方介紹。
趙淑芬笑著上前來,"曲嬸子您好,經(jīng)常聽我爸我媽提起嬸子,說是那幾年多虧有嬸子一家照顧,不然我爸熬不到回城。
真的是太感謝您了,當(dāng)時出事,我們也沒能在爸媽跟前盡心,多虧了有曲家。"
這個趙淑芬說話倒是滿客氣,上來先道謝。
"都是一家人,什么謝不謝的本來就應(yīng)該互相照應(yīng)。
不說這些,來來,讓我看看這倆小子,哎呦,這虎頭虎腦的可真不錯,都該上學(xué)了吧"
巧蓮朝著徐家那倆娃招手,示意他們過來。
"這是晴寶和昕寶的奶奶,你們也跟著叫奶奶就好了。"淑芬笑著給兒子們介紹,示意孩子們上前打招呼。
"曲嬸,這是我家倆兒子,永昌、永哲。
大的十歲,小的八歲了,小的今年秋天上一年級。
剛開學(xué),也沒多少功課,正好放學(xué)了領(lǐng)他們過來,一起湊湊熱鬧,跟弟弟妹妹們玩一會兒。"
如今學(xué)校老師也不怎么給孩子留作業(yè),尤其是低年級的,基本放學(xué)回家就是玩。
永昌永哲倆孩子跟著爸媽吃了不少苦,都十分懂事,聽媽媽這一說,趕緊上前來給巧蓮鞠了個躬。
"曲奶奶好,我爺爺奶奶經(jīng)常提起曲奶奶曲爺爺,謝謝曲奶奶。"
永昌都十歲了,能挺懂大人說什么,知道曲家對徐家有恩,一直記在心里呢,這會兒見了巧蓮,趕忙道謝。
"哎呦呦,誰家的孩子這么乖啊哪還用行這么大的禮啊
快,趕緊來奶奶這里,讓奶奶瞧瞧。"巧蓮趕忙伸手扯過來倆男孩到跟前兒。
"真好,親家有福氣,倆孫子長的都這么出色,懂事有禮貌,是好孩子。
奶奶給你們帶禮物了,稍等啊,奶奶回屋去給你們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