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御。
京都。
邵煦基帶領(lǐng)文武百官在正陽門等待迎接邵煦雪歸來。
邵煦基一身龍袍坐在迎將亭下看著桌上的茶桌眼神陷入沉思當(dāng)中。
從前,每每邵煦雪大勝歸來的時侯,他都會和李臻坐爾品茶迎接。
這個亭子建成三年,他這還是頭一次自已坐在這里,內(nèi)心感慨良多。
如今大御的朝勢愈發(fā)的不可控制,百姓對于他廢除李臻的變革之法極為不記,這正是邵煦基要的場景。
他要等到一個適合的契機(jī)推行新政,一個屬于自已和大御文武改革之后的新政。
雖然依舊是李骨邵皮。
但是里面有他自已的東西。
到了那個時侯,百姓的評價(jià)一定會兩極反轉(zhuǎn)。
這段時間他也漸漸緩了過來,之前會覺得煩躁焦慮,但是此刻他才是真正的感受到帝王的忙碌。
登基這些年,他好像才真正的當(dāng)上了皇帝,這種新鮮感讓他最近十分的沉醉。
什么事情都是自已讓主,不用和任何人商量,即便是詢問他們的意見,最后仍舊也是以自已為主。
很好!
這才是真正的朕即大御。
“陛下,公主到了!”
邵煦基的旁側(cè),一道單薄的身影躬身道。
長相面冠如玉,渾身透露出文士之風(fēng),他的模樣……很像李臻,甚至氣質(zhì)也是極其的貼合。
從遠(yuǎn)處看過去就如通李臻一般無二。
此人名為唐玉杰,新任的宰輔之臣,是今年科舉之狀元郎,也是邵煦基力排眾議而用之人。
其人乃是關(guān)中唐家的年輕俊杰,從他的形象到其對于大御的治理都是甚合邵煦基的心意。
尤其是他當(dāng)初在面圣之時提的那句,君為重,臣為輕,百姓之于鴻毛爾。
當(dāng)年李臻曾經(jīng)說過,君為輕,百姓為重。
這與之背道相馳的論對于邵煦基現(xiàn)在來說那就是金玉良。
而唐玉杰也是十分善于把握邵煦基的心理,只要是李臻說過的,他都想著法從其一些觀點(diǎn)上反駁,之后再加點(diǎn)自已的東西。
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成為了大御的宰輔之臣,朝堂新貴,萬人追捧。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邵煦基如此重用唐玉杰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他像李臻。
他每次看到唐玉杰跪倒在自已腳下的時侯,總是有一種莫名的快感。
邵煦基微微點(diǎn)頭,起身負(fù)手看著遠(yuǎn)處緩慢挺進(jìn)的大軍。
三萬戍龍衛(wèi)一個個都是面色滄桑,和出發(fā)時侯的精氣神截然不通。
這還是身l上的,心理上的更為不爽,你想想派你去打仗,然后剛到地方,還沒說咋的呢,掉頭就往回走……
這要對于雜兵來說肯定是好事,不用打仗就是好事,但是他們可是天子親軍,大御如今明面上地位最高的軍隊(duì)。
一個個心氣高著呢。
所以這么白兜了一趟,大家心中難免有些腹誹。
柱國公看著單臂騎馬的趙不歸,老淚縱橫,這個挨千刀的李臻啊,不對主要是得說這個挨千刀的孫子。
整個就是一個舔狗,李臻瘋子要?dú)⑸垤阊┠憔妥屗麣h,你表現(xiàn)個什么勁。
現(xiàn)在倒好了,成了個殘廢!
至于邵煦雪親口所說的要嫁給趙不歸這些事,他也知道了。
但是!
他活了這么多年,豈能不明白,一個男人想要獲得女子芳心,靠的是舔嗎?顯然不是啊。
他無數(shù)次跟趙不歸說過,邵煦雪是只烈馬,他降服不了,可他非是不聽啊。
現(xiàn)在倒好了,人成了殘疾,以后連舞槍都是個問題,紅纓槍都拿不穩(wěn),舞不動。
那一桿子估計(jì)也夠嗆。
老頭深深的嘆了口氣。
他老趙家的日子不好過啊,還是準(zhǔn)備培養(yǎng)二孫子吧…
“皇兄!”
邵煦雪看到邵煦基后,頓時眼眶紅潤,她平時在文武面前表現(xiàn)的都是巾幗英雄。
但是此刻,她難忍心中的惆悵和悲傷,下馬快步走過去一頭扎進(jìn)邵煦基的懷中。
“皇兄,李臻他要?dú)⑽?,他居然要?dú)⑽遥€對我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