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銘真誠向張孝儒道歉。
“你說這話可就見外了,一把手是干什么的?不就是關鍵時刻擋子彈的嗎?”
張孝儒呵呵笑道:“你身兼數職,顧得過來的時候就顧,顧不過來的時候,我就幫你頂著?!?
“謝謝張局?!?
必須承認,張孝儒是一個很靠譜的人,宋思銘由衷地說道。
當然,最好的感謝方式,還是趕緊把運河景觀帶的工程建設協調好。
與張孝儒分開之后,宋思銘直奔項目現場。
他得先確認,現場到底亂到了什么程度。
從市政府到運河景觀帶的建設現場,也就兩三公里,不一會兒就到了。
工地上工人很多,但是有一半的共人閑著。
宋思銘第一時間把現場負責人叫來,和現場負責人交流了一下,通過交流,宋思銘可以看出,現場負責人,也是努力地協調。
但是,有些事,根本協調不動。
大友建工總經理廖大友和豐瑞國際副總經理沈光豪,是親力親為的典范。
長期以來,兩個人扎根現場,無縫銜接,共同協調,極大地縮短了工期,可隨著他們兩個人突然離場,其他人再想接上茬,可就難了。
由于對接不暢,直接造成了一些施工項目相互影響,施工工人你等我,我等你,難以做到全負荷的施工。
工程進度,自然而然也就沒辦法保證了。
考慮到廖大友和沈光豪一時半會也回不來,宋思銘直接把運河開發公司總經理邊泰和叫了來。
讓邊泰和幫助大友建工和豐瑞國際溝通、對接。
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想徹底解決問題,必須得讓廖大友和沈光豪盡快回來,哪怕只回來一個。
權衡之后,宋思銘先聯系沈光豪。
至于廖大友,畢竟是身體健康問題,他能做的工作非常有限,沈光豪這邊,最起碼有使勁的方向。
“宋局?!?
電話很快就接通了,那頭的沈光豪聲音中透著疲憊。
“我聽說礦場的事故,死了三個工人?!?
宋思銘開篇說道。
“是,三個身亡,還有兩個重傷,三個輕傷,現在都還在醫院?!?
沈光豪說明詳細的傷亡情況。
“善后工作做得怎么樣了?”
宋思銘進一步問道。
“死亡的三名工人,賠償已經到位了,每人賠償兩百萬,家屬也已經簽字了,受傷的醫藥費也已全部墊付,另外重傷的每人先給了二十萬,輕傷的每人給了十萬,后續出院之后,再談具體的賠償?!?
沈光豪繼續回答道。
“這樣算的話,善后工作不是基本結束了嗎?”
“昌順的相關部門,為什么不讓你離開昌順?”
宋思銘懷疑地問道。
較大事故不涉及刑事犯罪,沈光豪作為礦場的實控人,法人,不應該被限制人身自由才對。
“他們的理由是這并不是一起單純的安全責任事故,還涉及到偷采超采問題,需要我隨時配合調查?!?
沈光豪回答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