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家家的火炭都比他們的多,倒也沒人說什么。
連著做了兩三回的木炭,天氣瞬間就轉冷下來,而周應淮也正在著手要把山泉水引到家里來。
村里好些人都去過鎮上,說雖然有人賣他炭,但是價錢太高,且木炭品質太差,都是問的人多買的人少。
老劉頭家的房子一時半會兒的還蓋不起來,現在依舊住著陳婆子的房子。
今日大伙兒都來了這里,就是想說說賣炭的事情。
李云娘往雙手哈了兩口起氣,又使勁兒的搓了搓。
“傅妹子,咱們木炭的價錢定多少為好?”
早做完小月子的傅卿終于有了出門的機會,她仔細想了想。
“以前鎮上的木炭是六文錢一斤,就現在這個行情,就算是喊到二十文一斤也不為過?!?
大伙兒一聽,頓時都高興起來,甚至都不覺得冷了。
二十文錢一斤,這么算起來,他們家里囤的那些木炭少說也能買個一二兩銀子了。
放在以前,這個價格可是村里人想都不敢想的。
可傅卿話鋒一轉,又提醒他們。
“可聽說之前鎮上亂喊價賣貨的人都被里長罰了,所以這一口價也是頂天了,再往上喊價的出了事兒我們也不好幫?!?
大伙兒都點了頭,紛紛表示絕不會坐地起價。
“還有,大家一齊賣炭,賺多賺少靠的都是自己的本事,絕不能因為自己的木炭賣不出去就低價拋售。若是這樣,來買炭的人只會把價錢越壓越低,往后我們想再出售,可就不會再有這個價錢了?!?
她才剛說完就立馬有人接了話,“傅妹子你放心吧,這些我們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