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到了如今時代,道門的戰(zhàn)斗方式即先進又復古。
說先進,是道門擁有海陸空三軍,火器發(fā)展到了極致,極大改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作戰(zhàn)方式,戰(zhàn)場不再是一個平面,而是一個立體的空間。
說復古,是因為仙人的存在使得斗將這一環(huán)節(jié)仍舊存在,而且意義非凡。
所謂“斗將”,本質(zhì)上就是雙方將領出陣單挑。
比如上次國師率軍進攻金陵府,就是天師和國師斗將。
往前數(shù),達尊沖突,鳳麟洲戰(zhàn)事,也都有類似的環(huán)節(jié)。
勝出者不僅可以提振士氣,而且還能憑借余力改變戰(zhàn)場局勢。
這就導致了一個現(xiàn)實,純粹的指揮人才很難獨領一軍,斗將環(huán)節(jié)不是你想跳過就能跳過的,你沒有對應的高端戰(zhàn)力作為牽制,結(jié)果就是對手的高端戰(zhàn)力以一己之力殺穿戰(zhàn)場,攪個天翻地覆。畢竟許多兵種本質(zhì)上都是給主將打輔助的,沒有主將,他們輔助誰去?一的十倍是十,零的十倍還是零。
道門鼎盛時當然不在意這些,畢竟仙人太多,大可依多取勝,大掌教的境界修為也不是那么重要,只要維持仙人這個最低標準就行了。可當?shù)篱T分裂,雙方不存在巨大差距的時候,修為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天師親自掛帥出征,相對應的,必然是國師上場,清微真人是頂不住的。
另一邊,七娘對上程太淵,必然處在劣勢。所以七娘堅守不出,依托西京府和地肺山的陣法進行防御。再有,程太淵畢竟不是三師這等修為,七娘的仙物又多,兩人的差距沒有想象中那么大,最起碼七娘還是有一戰(zhàn)之力的。
真要走投無路,七娘還有個法子,那就是植入“長生石之心”,全面繼承巫教修為,七娘本就是最合適的人選,以此將自身修為提升至三大士一級是順理成章,假以時日,七娘完全煉化“長生石之心”,比肩姚令也并非難事。
只是七娘不想變得瘋瘋癲癲,有意切割這些巫教神通,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并不愿意這么做。
天師這次進攻蘆州,將三十六部雷神全部帶上了。如此大的神力開銷,不是江南道府可以承擔的,甚至正一道都要覺得吃力,而且大真人府也不可能自己出錢打太平道,所以必然是動用玉京“三十三天”的儲備神力。雖然“三十三天”也是天師掌管,但如此巨大的支出還是要經(jīng)過金闕和大掌教的。
過去沒有大掌教,三師分權。如今有了大掌教,收權是必然的。地師的造物、天師的神力、國師的飛舟,還有靈寶道的古神——古神被殺得差不多了,那就要求僅剩的古神伊希切爾效忠大掌教。
國師那邊也不遑多讓,正常飛舟艦隊就不必說了,另出動“劍舟”三千艘。
所謂“劍舟”,不是尋常意義上的飛舟,而是類似于“鶴舟”。
“鶴舟”是一種小型飛舟,形似振翅高飛的仙鶴,再加上道門偏愛鶴這種鳥類,因此得名“鶴舟”。
“鶴舟”通常只能搭載兩三個人,其主要職能除了偵查之外,就是投放“鳳眼”系列,居高臨下地轟炸地面目標。
因為“鶴舟”體積較小,其驅(qū)動核心是道門仿造的龍珠,先天存在缺陷,無法長距離飛行,所以一般會搭載在“應龍”之上,被“應龍”運送至指定地點后,從“應龍”的甲板上起飛,完成任務后,再返回“應龍”。
中原久無戰(zhàn)事,西域戰(zhàn)事則是全真道主導,所以“鶴舟”很少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很多人都是只聞其名從未見過??渗P麟洲戰(zhàn)事的時候,太平道為主導,“鶴舟”大批出動,對上地面的軍隊,就好似重騎兵正面對上輕步兵,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鳳麟洲的尊攘派一度到了談及“鶴舟”而色變的地步。
“鶴舟”已經(jīng)足夠劍走偏鋒,“劍舟”則比“鶴舟”還要劍走偏鋒。“劍舟”只能搭載一個人,其作用也不再是投放“鳳眼”,而是以飛舟本身進行攻擊,類似變種的巨型飛劍,三千劍舟結(jié)成的劍陣,仙人也無幸理。
不僅天師把家底掏空了,國師也沒有藏私。
張李兩家都搬出了自家的大殺器,無疑是一種態(tài)度,這次要動真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