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面如死灰。
僅就這一手,他便斷定自己絕不是林元妙的對手。
還有老板娘,也是臉色蒼白,顯然被林元妙震懾到了。
齊玄素問道:“你們究竟是什么人?佛門中人嗎?”
僧人咬牙道:“此地并非道門疆域,就算閣下是道門之人,手也伸得太長了,閣下就不怕壞了規(guī)矩?”
齊玄素道:“如果你對我的行為有什么疑問,可以讓佛門通過外交途徑向祠祭堂抗議,或者直接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按規(guī)矩辦事,我都沒有意見?!?
僧人無以對,又忽然想起什么,說道:“我聽聞西域道府最近正在大肆剿滅知命教,難道閣下等人是奉道府命令為了知命教而來?”
齊玄素道:“那就更容不得你們到處亂跑了,控制一下?!?
甲寅靈官應(yīng)聲出列。
僧人趕忙辯解道:“我們與知命教沒有關(guān)系?!?
甲寅靈官道:“你真當(dāng)我們不知道,靈山巫教和知命教之所以能夠興風(fēng)作浪,就是佛門在背后大力支持,巫羅又稱血衣菩薩,司命真君又稱白衣佛陀,你說沒有關(guān)系就沒有關(guān)系了?”
僧人道:“我等此來絕非為了知命教,而是另有要事?!?
齊玄素道:“盡可說來聽聽,若是有理,我便放爾等離去。若是無理,那就留在此地罷?!?
僧人遲疑了片刻,還是說道:“我們此來烏戈山離,是因為菩薩轉(zhuǎn)世?!?
齊玄素知道天仙轉(zhuǎn)世,嚴(yán)格來說,也不能算是轉(zhuǎn)世,而是斬出化身。
天仙若是還有什么塵緣未了,亦或是什么執(zhí)念未消,還想要重回人間,便可以斬出化身,重回人間。
其中有四大難題,分別是:心有所執(zhí)、神力通道、人間容器、胎中之迷。
如果四點難題解決,天仙化身便可在人間正常行走,或是了斷塵緣,或是斬斷執(zhí)念。不過天仙化身初始時沒有一絲一毫的境界修為,需要從頭再來,只是有天仙的感悟經(jīng)驗,進(jìn)境遠(yuǎn)勝常人。
不過就算修為有成,也不是萬事大吉。天仙化身是來了斷塵緣的,若是這尊化身沾染的因果太多,無法回歸本尊。本尊便只能斬去這尊化身,使其成為獨立個體。
從這一點上來說,化身是天仙本尊,天仙本尊卻不是化身。
排除萬難之后,化身能夠二次飛升,回歸本尊,天仙的境界修為就能更上一層樓。
這條修行之路,比之其他四仙更為艱難,故而道門典籍中常常用“內(nèi)功圓滿而外功有缺”來形容。
與之相對應(yīng)的,佛門傳承中的大乘菩薩也能轉(zhuǎn)世,修為累世增加,不過比起天仙斬出化身的難度更低,又有相同之處,比如都需要容器,佛門又將容器稱之為色身。
通常需要弟子門人進(jìn)行引導(dǎo),使其開啟秘藏,將這一世色身修成舍利,再通過舍利繼承前世修為,如此累加。
比如凈琉璃大士便是第三世,只是稍遜三師一籌。再轉(zhuǎn)一世,便可不遜色三師。待到第五世,便能媲美一劫仙人。
齊玄素看了眼林元妙手中的小人:“他?大乘菩薩?”
顯然不信。
哪有這種大乘菩薩?
僧人道:“他當(dāng)然不是大乘菩薩,而是我等選定的眾多色身之一。若是菩薩選中了他,再行開悟灌頂,那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
開悟灌頂,只是說得好聽,其實與奪舍區(qū)別不大。對于大乘菩薩而,色身的資質(zhì)如何都是細(xì)枝末節(jié),佛門也有變易根骨之法,關(guān)鍵在于是否契合。
齊玄素若有所思道:“那么是哪位菩薩的容器?”
僧人更加遲疑,不過還是說道:“若是小僧說了,不知道長……不知真人能否放我等離去?”
齊玄素卻是毫不客氣:“你先說了再說。你若不,那么我現(xiàn)在就將你們拿下,送往西域道府大雪山行宮詳加審問,到那時候可就由不得你了。”
那僧人卻是打了個寒顫,畢竟佛門此番大敗便是因西域道府而起,西域道府的新任掌府更是殺了蕭和尚,接連擊敗無識法王、孔雀明王、蕭菩薩等佛門高層,一時間名震西陲。
眼見著形勢比人強(qiáng),僧人只好說道:“是凈獅子大士。”
在達(dá)尊沖突中,佛門三大士只有凈琉璃大士親自出面,還有另外兩位大士不曾露面,凈獅子大士便是其中之一,“獅子”在佛門中素有“無畏”的含義,所以凈獅子大士與凈琉璃大士不同,一直是以勇猛無畏著稱于世。
按照道理來說,佛門有戰(zhàn)事,一般都是由凈獅子大士出面。
齊玄素道:“難怪凈獅子大士沒有參與達(dá)尊一戰(zhàn),原來是轉(zhuǎn)世在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