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婆怯的身形繼續(xù)升高,齊玄素看到了眼睛以下的鼻梁、嘴巴、下巴、脖子、胸膛。與此同時,在齊玄素周圍又緩緩升起五道長短不一的黑影,似是夜色下的山峰,只能隱約看到一個黑色的輪廓。
齊玄素下意識地看了腳下一眼,不再是一片虛空,而是一方“大地”,溝壑縱橫。
隨著昆婆怯的上升,五道黑影和腳下“大地”愈發(fā)清晰凝實。這哪里是什么大地和山峰,五座山峰是五根手指,腳下大地是掌心,至于那些縱橫的溝壑,分明是掌心上的掌紋。
一只巨大的手掌從齊玄素的下方升起,將他托在掌心。
片刻之后,昆婆怯終于完全現(xiàn)身,盤膝而坐,意態(tài)閑適。她左手撐著左膝,右手托舉齊玄素,掌心朝上,低頭俯瞰掌心正中位置那個如米粒一般大小的身影。
這一幕,好似佛陀掌觀佛國。
昆婆怯并不擅長正面作戰(zhàn),若是讓她在現(xiàn)實世界跟齊玄素一對一正常交手,就憑齊玄素那一手連孔雀明王都能暫時壓制的三板斧,昆婆怯很可能直接死在齊玄素的手中,撐不過三招。
昆婆怯擅長的是神魂層次的交手,將別人拉入神魂世界,那就另當別論了。
神魂之爭,可以根據(jù)自身境界修為感悟,具現(xiàn)化出種種在凡世根本不能用出的玄妙神通,其中兇險更甚于現(xiàn)世之爭,稍有不慎,重則性命不保,輕則神智受損。此時昆婆怯將齊玄素拉入神魂幻境之中,便是這種手段,似真似幻,似虛似實。
齊玄素環(huán)顧四周:“這就是佛門的‘未來星宿大乘劫經(jīng)’嗎?”
佛門在這方面有三門大成之法,分別是“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jīng)”、“現(xiàn)在賢劫千佛名經(jīng)”、“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jīng)”,其中“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jīng)”又名“未來星宿大乘劫經(jīng)”。
此法在道門也有流傳,此法不僅擅長神魂之爭,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三尸神,哪怕證不得長生,也能輕松活過百歲大關。就算要轉(zhuǎn)世奪舍,也能免去胎中之迷,保持神智不失。
話音未落,齊玄素已經(jīng)出手,無數(shù)陰影四散而出,鋪天蓋地。
昆婆怯的嗓音宏大如夏日悶雷,緩緩開口道:“齊玄素!”
只見昆婆怯的腦后出現(xiàn)一輪圓環(huán)背光,大如烈日,又似星云,綻放星光,使得整個星空都變了顏色。星光普照,所過之處,將齊玄素召喚的陰影悉數(shù)吞沒。
陰影進入星光之中,并未立刻泯滅消散,而是隨著星云不斷轉(zhuǎn)動,就好似日月東升西落,大海潮起潮落,自有軌跡規(guī)則,無法更易,這些陰影縱然不曾消散,也無法傷及昆婆怯分毫。
齊玄素的臉色凝重幾分,全力催動巫真的“影之術”,連通陰影界,開啟一線縫隙。
只見無數(shù)陰影自虛空之中涌出,交織成一道接天連地的深沉“帷幕”,好似從上方的虛假星空中垂落,繼而有一雙陰影大手將“帷幕”從中分開一線縫隙,想要從幕后來到臺前。
“帷幕”之后就是陰影界了,那是巫真的國度,也是巫真遺骸所在。
從這一線縫隙之中涌出無窮無盡的陰影,甚至連齊玄素的身形都徹底遮蔽了。
不過陰影落在昆婆怯的身上,如雨落湖面,激出無數(shù)漣漪,有點點星光飄落,如夜晚流螢。
只是昆婆怯仍舊不搖不動,毫發(fā)無傷。
這已經(jīng)是齊玄素的極限了,齊玄素不是不能完全開啟陰影界,只是繼續(xù)開啟陰影界可能會把巫真遺骸放出來,會造成不可預知的后果,哪怕是嗣天師,都要用“照骨鏡”鎮(zhèn)壓巫真。
此時已經(jīng)可以隔著“帷幕”隱約看到一個模糊人影,顏色越來越深,輪廓越來越清晰,兩只大手仍舊在分開帷幕。
齊玄素嘆息一聲,他振袖伸手,做了個合攏動作。
“帷幕”不僅停下了分開的趨勢,而且開始緩緩合攏。
另外一邊的巫真遺骸雖然本能地想要離開陰影界,但沒有自主意識,還是無法抵抗齊玄素的影之術,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門戶一點點地閉合。
最終,“帷幕”消失,陰影界閉合,也意味著齊玄素的攻勢戛然而止。
下一刻,昆婆怯空閑的左手輕輕拍打膝蓋,頓時漫天星河倒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