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又與老人聊了些有關(guān)白蓮教的事情。
當年那個幾百人的香堂經(jīng)過幾百年的發(fā)展,最少也有萬余人。
可能還不止,因為白蓮教之人來到此處洞天時被分散傳送到各個地方,經(jīng)過上百年才逐漸恢復聯(lián)系,誰也不能掌握全部信息,萬余人只是一個粗略估計,與實際存在很大的偏差,仔細一算,幾萬人也是有可能的。
畢竟這里的人不會老死,人口數(shù)量只會不斷增加,而不會減少,至于一去山中不復返的修為有成之人,終究是極少數(shù)而已。
根據(jù)老人所說,白蓮教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一個香堂的規(guī)模。大約在二百年前,在老掌教之子的提議下,舉行了一次大會。
老掌教就是他們未曾進入洞天時的香堂掌教,后來大家分散各地,各自組建香堂,這位掌教也就成了老掌教。至于為什么是老掌教之子出面,而不是老掌教本人,自然是因為老掌教本人已經(jīng)受了“云神”的點化,一去不復返了。
這位老掌教之子倡議大伙干脆另立教主,因為在外面的時候,白蓮教的確是有教主的,不僅有教主,而且還有圣女。
白蓮教當然比不得道門這般組織嚴密,其教主更無法與道門大掌教相提并論,甚至還不如六代大掌教??刹还茉趺凑f,終究有個名義上的話事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白蓮教的教主更像是所謂的武林盟主,除了能召開武林大會之外,基本沒什么作用。
所以白蓮教本質(zhì)上還是各個香堂自行其是,歷次起事也是一個香堂拉起一路人馬,每次都是十八路諸侯的局面,沒有統(tǒng)一指揮,故而總被逐個擊破。
直到徐祖整合白蓮教為青陽教,兼任教主,麾下三大將軍,教主才有了實權(quán),不過也是曇花一現(xiàn)。再后來就是“天廷”了,金公祖師的確掌握實權(quán),可是距離白蓮教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近五百年之久。
正因為教主的弱勢,各香堂也不反對推舉教主,甚至幾個大香堂的掌教還摩拳擦掌,想要爭奪教主之位。最終的結(jié)果是老掌教之子成了教主,老掌教到底是余威猶在,蔭庇子孫。教主又立了新的教規(guī),畢竟大伙已經(jīng)改信云神了,不再是無生老母,這規(guī)矩自然也要改一改了。
還有圣女,雖然沒有教主這么重要,但也要選一下,因為只局限于女子,競爭相對沒有那么激烈,還要拉人湊數(shù),比較好選。
齊玄素聽了一下,覺得這個與世隔絕的白蓮教竟然與道門有幾分相似,教主就是弱勢版的簡化大掌教,圣女起到了類似大掌教夫人和三位副掌教大真人的作用,不過同樣是弱化版的,剩下的一眾香堂掌教就是強化版的參知真人了,掌握真正實權(quán)并負責推舉教主。
如今教主坐鎮(zhèn)總壇,雖然不掌握絕對權(quán)力,但好似春秋時期的天子,諸侯們名義上還要尊崇天子,不時朝拜天子,天子也會調(diào)解諸侯之間的各種矛盾。
總壇就在“云神”所居大山的入口位置,好似守門人,齊玄素要前往核心區(qū)域,必然要經(jīng)過這里。
齊玄素知悉此事之后,心中有了定數(shù),作別此老,繼續(xù)踏上路程。
齊玄素并不打算干涉這些人的生活,與洞天合道之人,已經(jīng)無法離開洞天,還是順其自然為好。若是有朝一日,洞天傾塌覆滅,那也是他們自己的命運。大勢浩浩湯湯,不因堯存,不因紂亡。
普通教徒前往總壇,可能要走上個一年半載,齊玄素乘風而行,只要一兩日的工夫就夠了。
齊玄素很快便看到了那座“云神”居住的大山,俗話說望山跑死馬,其實仍舊隔著相當距離,不過已經(jīng)能看得比較分明,果然是云霧繚繞,遠遠只能看到一座山峰探出,其余皆是白霧茫茫,好似云海中的一座孤島。
云海上空似乎還有禁制陣法。
如果貿(mào)然進入其中,很可能迷失在滾滾云海之中。
唯有正面方向有一條隱約可見的進山道路,剛好被一座城寨堵住,想來那就是白蓮教的總壇了。
齊玄素當然可以強闖過去,不過他沒這么做,而是降下身形,打算先探一探虛實。
就算他的猜測沒錯,“云神”并非云中君,達不到二劫仙人的高度,但萬一是第二個何羅神呢?現(xiàn)在龍小白不知去了哪里,也沒有五娘這種隨身助力,甚至就連最后一張“希瑞經(jīng)”書頁都用掉了,僅憑他一個人是沒辦法跟仙人掰手腕的,還是要小心為好。
對于齊玄素而,前途一片光明,就沒必要太過冒險?,F(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當初那個拼上性命也要博取一個機會的時候了,多少講究點千金之子戒垂堂。
這個城寨不算大,也就千余口人,不過比齊玄素先前去的那個聚落大了不少,而且其中之人的修為明顯整體高出一個層次,看來總壇還是頗有威懾力的。
齊玄素降下身形,直接來到城寨之中。
如此行為,很快便吸引了城寨護衛(wèi)的注意力。
一群人立刻圍了過來,雖然沒有甲胄在身,但都不是庸手,皆是先天之人,領(lǐng)頭之人更是有歸真階段。
雖然這里沒有成體系的教學,但那些被“云神”點化之人應該留下了一些自創(chuàng)的功法。發(fā)展也要講究體量,道門的體量決定了道門的二百年奇跡,從四分五裂到半壁世界。這里最開始的時候只有幾百人,能發(fā)展到今天這個樣子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
齊玄素一揮袖,掀起一陣清風,將這些人向后推出數(shù)丈距離,說道:“我此來并無惡意?!?
這些人也是識貨之人,見齊玄素先是從天而降,又露了這么一手,立時變了口風,為首之人道:“不知尊駕從何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