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時候,這是爭奪客卿的比武場地,自從東皇廢除了客卿制度之后,這三個平臺就成了單純的觀景地,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整個青丘山。
時辰一到,狐族長老們依次現(xiàn)身,男女皆有,有的是中年人模樣,無論男女,都是美姿容,或溫和儒雅,或瀟灑不羈,或雍容端莊,或妖嬈嫵媚。也有白發(fā)的蒼蒼的老人模樣,同樣是仙風(fēng)道骨,就沒有一個丑的。
不過那位傳說中的狐仙——青丘山之主,并沒有現(xiàn)身。
在諸位狐族長老的帶領(lǐng)下,大小狐族們開始了拜月大典,李家人只是在周圍三個平臺上遠(yuǎn)遠(yuǎn)旁觀,并不參與其中。
當(dāng)空一輪明月悄然出現(xiàn),灑落光輝。
此月非月神,就是純粹的月亮,與太陰真君無關(guān),與一切月神都沒有關(guān)系。
待到拜月大典結(jié)束之后,一位***來到李家人的面前,請他們前往青丘山的圣地。
若是從遠(yuǎn)處眺望,只能看到青丘山主峰的峰頂霞光萬道,看不清圣地到底是何形貌。
其實青丘山的峰頂與主峰山體是分開的,好似被仙人一劍從中斬斷,峰頂部分自行懸空,與主體部分上下相隔十丈左右的距離。除此之外,又有九條虛幻狐尾將整個峰頂層層環(huán)繞,肉眼可見的各色華彩在九條狐尾中緩緩流動,使得九條狐尾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這便是遠(yuǎn)觀時各色霞光的由來。
仔細(xì)看去,九條虛幻的狐尾并非死物,而是蕩漾漣漪,如有靈性一般。透過似虛似幻的狐尾,依稀可見峰頂之上有亭臺樓閣,云氣飄渺,奇花異草,宛若仙家勝景。
這便是青丘山的圣地。
李家人站在一座懸空平臺上,然后這座平臺脫離了連接的橋梁,向上飛去。
許多第一次來此的年輕人望向被九條狐尾牢牢封鎖的圣地,神色各異,有驚嘆,也有好奇。
平臺所過之處,原本緊密合攏的狐尾緩緩散開,好似一朵蓮花綻放,原本被狐尾包裹其中的圣地也終于顯露真容。
圣地的正中位置是一方蓮池,池水清澈透明,一眼可見池底,池水正中位置有一朵盛開的五色蓮花,熒光點(diǎn)點(diǎn),「青雘珠」便在蓮花的花心之中。
在蓮池四周四方各有一座宮殿。
正北方的宮殿名為蒼梧殿,是過去的客卿居處。當(dāng)年東皇便曾經(jīng)在此居住,同時此殿也是平時修煉場所,有匯聚天地元?dú)獾拿钣?,在此殿中修煉一日,勝過在其他靈山秀水之地修煉十日。
與之相對的正南方的玄海殿,是會客所在,圣地并非半步不得入,只要得到其中主人的邀請,無論是青丘山洞天內(nèi)的狐族,還是外來之人,都可以進(jìn)入其中。清微真人前來歸還「青雘珠」的時候,狐族便在此處
接待清微真人。
再就是正東方向的青丘殿和正西方向的珍瓏殿。前者供奉有青丘山的歷代祖先。后者則是存放寶物的所在,包括歷代客卿、青丘山之主的遺物,以及青丘山狐族從其他地方搜羅而來的珍奇異寶,相當(dāng)于大真人府的玄武殿。
除此之外,在四座宮殿之間還有四座高臺,分別位于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方位。
東北方位的高臺名為觀星臺,在此臺之上,可以透過洞天的遮擋,觀看洞天之外的真實星辰變化,以此來望氣占卜。
西北方位的高臺名為渡劫臺。因為狐族不同于人族,躋身長生階段時就要渡過一次小天劫,類似人族的脫胎換骨,所以這是用來抵御小天劫的,而非仙人的天劫。
東南方位的高臺名為羽化臺,與飛升臺、社稷壇有著差不多的作用,可以簡化飛升的儀式步驟。
西南方位的高臺名為落花臺,此處的風(fēng)景最好,月色最佳,可以在此撫琴、讀書、飲酒、下棋,更是談情說愛、互訴衷腸的好去處。
所謂斬情絲,得先有情絲才行。
就在此時,從蒼梧殿中走出一名女子,青絲如瀑,白衣勝雪,仿佛集千般嫵媚和萬種風(fēng)情于一身,一股微不可查卻又動人心魄的氣息撲面而至,沁人心脾。讓人不知不覺間便要陷于其中,不能自已。
更神奇的是,竟然看不清她的面容,模糊一片,又能在看她之人的心底中呈現(xiàn)出自己認(rèn)為的最美模樣。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