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陷入沉思之中。
葉青霜顯然早就知情,并未評價李平的說辭如何,而是對皇甫極道:「讓皇甫真人見笑了?!?
皇甫極擺手道:「沒什么見笑不見笑,一出好戲,倒是有些意思?!?
其實葉青霜這次把皇甫極牽扯進來,也是有些心思的,畢竟皇甫極身份特殊,反而能起到一個破局的作用,很多捂蓋子的手段,涉及到友邦驚詫,就不那么好用了。
皇甫極是看破不說破,所謂一出好戲,可不是指李家那點爛事,而是說道門內(nèi)斗。
不要覺得李家多么干凈,當年李家內(nèi)斗,就有人用類似手段污蔑過玄圣,后來玄圣痛下狠手整頓李家,也不全是為公,多少有點私人恩怨。
齊玄素道:「僅憑你一面之詞,恐怕不算什么證據(jù)?!?
李平低頭不語。
他作為李家出身之人,哪里不懂。
有些人做齊玄素的文章,都不需要什么根據(jù),甚至連影子都沒有,直接憑空捏造。現(xiàn)在他給齊玄素提供了一個契機,雖然沒有實質(zhì)證據(jù),但絕非憑空捏造,最不濟算是捕風捉影。
如果齊玄素想要利用這一點,那么他說的這些就足夠了。如果齊玄素不想利用這一點,那么他就算有真憑實據(jù)也不見得能夠翻案。
說到底,決定權(quán)還是在齊玄素的手上,沒有人能夠逼迫齊玄素怎么樣。
而權(quán)力這種東西,是決定律法的,不是律法決定權(quán)力。
如果說律法賦予權(quán)力,那么制定律法的權(quán)力又是從何而來?這豈不是成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說到底,誰能決定權(quán)力?是武力。
誰掌握了最強武力,誰就掌握了最高權(quán)力。
既然權(quán)力能決定律法,而不是律法決定權(quán)力,那么這里面的操作空間就很大了。明面上說要有真憑實據(jù)才能重審,要走程序,要按規(guī)定,實際上就是當權(quán)者一句話的事情,所謂的過問一下,特事特辦。
如果過于迷信某種金科玉律,認為其不可動搖,所有人必須在這個框架下老老實實按照規(guī)矩來,那是犯了幼稚病。
什么是幼稚???
就好像一個長幼尊卑嫡庶有別入腦的女人
,問了一個經(jīng)典的問題,庶出的皇帝和嫡出的王爺哪個更高貴?
或是打個比方,一個女人創(chuàng)建了一個日不落帝國,擁有龐大的艦隊,遼闊的土地,身邊有四大高手護駕,然后她把這個帝國當作嫁妝,自己嫁給一個封建皇帝,理由是女人不能做皇帝。又因為她不是嫡女,而是庶女,哪怕有這樣的嫁妝,仍舊不能做皇后,要跑去宮斗,討得皇帝歡心,抓住皇后和一眾嬪妃的污點,最終讓皇帝主持公道,廢掉她們,她才成功登上皇后寶座。理學圣人看了都要自嘆不如。
亦或是一個男人,掃平天下之后,什么也不管了,把江山交給其他人,自己選擇歸隱江湖,逍遙自在。
這就是幼稚病。
真正的做法是,明面上必須尊重規(guī)則,卻也不會把這個規(guī)則看作是不可觸碰的天條,必要的時候,可以打破規(guī)則,甚至是修改規(guī)則,重建新的規(guī)則。
所以才有那句名,有些事情不上稱沒有四兩重,上了稱一千斤都打不住。
李平喊冤,無疑是一步險棋,不過也是瞧準了以后才走的。
他看出了兩個派系之間的斗爭,這就是他的生路。
有些道理,小殷都明白,齊玄素怎么會不明白?
齊玄素下定了決心,對葉青霜說道:「葉府主,還請你把此人單獨看管起來,不要讓他出什么意外?!?
葉青霜一手安排了此事,自然是心領神會:「你放心就是,在我的地盤上,保證不會出什么差錯?!?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