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姜大真人足足發(fā)了三次殺機。
第一次殺機,陳書華近乎于灰飛煙滅,最終靠著「太素玄功」化解。
第二次殺機,陳書華也是近乎身死,不得不讓巫羅降臨人間。
第三次殺機,因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被巫羅以血河化解。
姜大真人以一條性命打了別人三條性命,不能說是弱了,無奈巫羅也不是等閑之輩。陳書華是新晉仙人,巫羅可不是,「古仙」之所以有一個「古」字,就是字面意思,若論成仙之早,姜大真人在巫羅面前也只是個孩子。
只是巫羅受限于天劫,不能輕易降臨人間,更難以發(fā)揮出全部實力,就是龍氣制造的神降化身也不如陳書華這位貨真價實的仙人。
更何況姜大真人兩次動用「素王」已經(jīng)傷了元氣。
姜大真人還能稍稍占據(jù)上風(fēng),已經(jīng)是仙物之功了。
不過姜大真人并非孤身一人。
道士和靈官們逐漸現(xiàn)身,遍布天上,圍繞一圈,俯瞰下方,就如話本中的天兵天將。
此時大陣不再是困人為主,星空逐漸散去。
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方陣法,「五雷誅魔大陣」,所以星空化作了雷云,仿佛一座雷池。
按照道理來說,三位一品靈官就能對抗一位仙人,甚至姜大真人帶著兩位靈官就能攻入巫羅的神國之中,只是這種對抗并非以殺人為前提。
殺死一位仙人和重傷一位仙人是兩個概念。殺死一位神仙就更是另外一個概念了。
如果一個仙人執(zhí)意要逃,絕不死戰(zhàn)到底,那么想要將其徹底殺死,那就很難了。
兩個仙人死戰(zhàn)到底,肯定會死一個。一追一逃,換成兩個仙人追殺一人,也未必十拿九穩(wěn)。
陳書華肯定不會傻站在原地跟姜大真人大戰(zhàn)三百回合,所以姜大真人的大部分計劃內(nèi)容都在于如何阻止陳書華外逃,而不是讓三位一品靈官助陣。
說白了,姜大真人考慮的不是取勝,而是如何不留后患。
此時情況有變,立刻啟動備用計劃。
五位造化階段的道士維持「五雷誅魔大陣」,醞釀天雷,三位一品靈官則脫離了陣法,身上的靈官甲胄開始變化,身后出現(xiàn)一個玄色圓盤,然后如拼圖一般分解成無數(shù)不規(guī)則碎片,重組的同時向外層層延伸,最終化作一個太極八卦的道門標(biāo)識。
這是一品靈官的第二重形態(tài),圓盤的作用便是連通玉京的「三十三天」,隔空獲得更為磅礴的神力,類似于古仙們的神降。
「惟道是從!」三個聲音同時響起。
不過巫羅也沒有坐以待斃,伸手召喚了一座比城門更高的巨大門樓,飛檐黑瓦,門戶緊閉。
門戶緩緩開啟,開門聲音滾滾如悶雷,依稀可見門后有一道巨大身影,頭戴平天冠,珠簾遮蔽了面容,只能看到一個下巴。
正是司命真君。
神降有多種方式,并不是非要容器不可,也可以用神力造就化身投影,比如巫羅在措溫布上空擊沉「應(yīng)龍」,便沒有使用任何容器,也并非真身降臨。
只是這種方式極為消耗神力,等閑不會使用。
此時司命真君便是以這種無容器方式進(jìn)行神降。
巫
羅與司命真君從來都是形影不離,這也在情理之中。
轉(zhuǎn)眼之間,仿佛直通幽冥的巨大門戶已經(jīng)開啟了半數(shù),可見司命真君的兩只巨掌撐住兩扇門戶的邊緣,正在加速門戶開啟的速度。
若是司命真君也降臨此地,雖然不能發(fā)揮出全部實力,但也勝過普通的偽仙,還是會生出許多變數(shù)。
鑒于大環(huán)境如此,
姜大真人只是一揮袖。
有一個道姑憑空出現(xiàn)在姜大真人的不遠(yuǎn)處。
道姑雙眼之中好似有熊熊烈焰燃燒,仿佛汪洋大海,有無數(shù)火鳥振翅而飛,羽翼揮動之間灑落下無數(shù)流火,好似火雨陣陣,激起無數(shù)漣漪。
不見道姑有什么動作,僅僅是自身所散發(fā)的濃郁火氣,便讓周圍的逸散血霧如遭日光普照,化作裊裊青煙,消散于世間。
道姑手中出現(xiàn)一柄羽扇,正是「七禽五火扇」,方圓百里之內(nèi)的溫度驟然上升,空氣隨之開始扭曲。
道姑一揮羽扇,五朵火云彌漫天空,焚天煮海。
火云觸及血河,頓時嗤嗤作響,使得血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也讓巫羅化作一個火人。
姜大真人暫且收起「素王」,用出「天地合」,雙手分別按在對開的兩扇大門之上,
已經(jīng)開啟了一半的門戶不僅停下了開啟的趨勢,而且開始緩緩關(guān)閉。
門戶另外一邊的司命真君雖然奮力推門,但開門本身就有天地的阻力,關(guān)門是順勢而為,一來一去,姜大真人占了便宜,最終司命真君還是無法抵御姜大真人的磅礴偉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門戶一點點地閉合。
司命真君怒吼一聲,奮力一撐,使得關(guān)門的速度有了片刻的停滯。
他隔著門縫與姜大真人對視一眼。
姜大真人沉聲道:「天地合?!?
時來天地皆同力。
司命真君渾身一震,最終還是一松手,門戶轟然關(guān)閉。
與此同時,陣法已經(jīng)準(zhǔn)備完畢,空中出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虛幻法陣,浮現(xiàn)各種符箓,凝聚出一一顆顆龍眼大小的雷珠,緩緩旋轉(zhuǎn)間不時有絲絲雷電從中溢出,化作飛花之狀,又緩緩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