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道門內(nèi)部爭斗,在各種謀劃、布局等鋪墊之后的決勝時刻,通常只有兩種形式。
一種形式是付諸武力,也就是實打?qū)嵉卮蛏弦粓觯瑒僬哒f話。
另一種就是誰也不敢貿(mào)然動手,便是雄辯與詭辯的較量。
先前的各種謀劃也好,布局也罷,其實都是在增加自己的底氣和勝算,可是勝算再大,沒有最后這一下,也等同于無。
陳書華道:“齊次席想要如何?難道齊次席想要無視道門規(guī)矩直接越過道府議事嗎?還是說,齊次席想要獨斷專行?”
齊玄素自然不會跳到陳書華在語中挖好的坑里,說道:“齊某人既不敢越過道府議事,也不敢越過掌府真人,齊某人只是有兩個提議,第一個提議就是上報金闕?!?
說到這里,齊玄素故意頓了一下。
陳書華的臉色有些發(fā)白。
齊玄素已經(jīng)權(quán)衡過利弊,上報金闕對自己來說是下下之策,可他也料定了,陳書華等人更不想上報金闕。對他而,上報金闕是萬不得已之舉,對于陳書華等人而,上報金闕則是萬萬不能之舉。兩者差別極大。
果不其然,陳書華直接問道:“齊次席的第二個提議是什么?”
齊玄素這才道:“第二個提議也是召開道府議事,不過不是府主議事,而是道府大議!”
道府的最高決策出自府主議事,也叫副府主議事,說白了,副府主是參與議事的最低門檻,陳書華說的道府議事就是特指府主議事??升R玄素提出的道府大議,則是在府主議事的基礎(chǔ)上進行擴大化,增加參與議事的人數(shù),擴大范圍,將其他一些本不夠資格參與議事之人也加進來,比如兩位一品靈官,也包括徐教容等輔理。
道府大議與府主議事都有門檻,不過前者的門檻是品級,而后者的門檻是職務(wù)。
只要是三品幽逸道士,無論是不是副府主,都能參與道門大議,其中也包括靈官,具體級別就是一品靈官等同于二品太乙道士,二品靈官等同于三品幽逸道士。
掌府大真人執(zhí)掌兵事,換而之,高品靈官都是掌府大真人的人,把他們加進來,齊玄素便不再勢單力孤。再有,在一眾秘書中,徐教容作為掌府大真人的秘書,品級最高,是唯一的三品幽逸道士,等同于三師的普通秘書和三位儲君的首席秘書,是唯一能參與道府大議的秘書,其他人的秘書則沒有這個資格。這樣一來,同樣會增強齊玄素的力量,而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還有一點,就是一品靈官的特殊地位,一品靈官因為不是府主議事的成員,除非戰(zhàn)時,一般不能發(fā)表意見,所以許多時候排名要在次席副府主之后??扇羰前迅窬址糯螅谀承┲卮髢x式場合,全看品級,那么一品靈官們的排位只在身為參知真人的王教鶴之后,還要在普通真人陳書華之前。畢竟整個道門也只有十二位一品靈官,普通真人則遠遠超出這個數(shù)目,一品靈官的地位還是比較超然的。
一般而,小議確定戰(zhàn)略,中議決定戰(zhàn)術(shù),大議推動執(zhí)行。換句話來說,大議其實是個動員大會,而不是具體討論問題的地方。
不過齊玄素壓根就沒想討論什么問題。
現(xiàn)在是討論問題的時候嗎?現(xiàn)在關(guān)鍵是穩(wěn)定局勢,哪怕只是僵持不變。
陳書華皺眉道:“道府大議怎么能解決問題?”
齊玄素立刻道:“道府大議怎么不能解決問題?眾人拾柴火焰高,所謂人定勝天,也是萬萬人勝天,而不是一兩個人勝天,群策群力,集思廣益,難道不好嗎?”
大道理的特點是千錘百煉,近乎于真理,優(yōu)點是極難反駁。
用大道理壓人就像用大帽子壓人一樣,屢試不爽。
道理上無法駁倒,使得陳書華左右為難,有心不答應,卻又怕齊玄素上報金闕。
這是一種西洋人提出的理論,沖突雙方就像兩輛在同一車道上相向而駛的馬車,如果雙方都為了顯示自己不懼沖突的姿態(tài)而拒絕讓路,結(jié)局就是迎頭相撞,兩敗俱傷。如果一方在最后關(guān)頭選擇退讓,選擇退讓的一方會被視為膽小鬼,聲譽受損,不過卻避免了慘烈的沖突和更大的利益損失。
沒有人想要兩敗俱傷,就看誰更沉得住氣,硬是不讓,逼迫對方閃開讓路。
現(xiàn)在齊玄素和陳書華也是如此,雙方都不想上報金闕,要么兩敗俱傷,要么一方主動退讓,進行妥協(xié)。
就看誰繃不住了。
不過齊玄素在這方面多少還是有些優(yōu)勢,畢竟他是金闕派來的人,金闕必然是向著他的。
齊玄素又添了一把火:“若是陳首席不同意,那就只好上報金闕了,我可以代為草擬公函,若是掌府真人和陳首席看過后沒有異議,大家聯(lián)名上報金闕,等待金闕指示。”
陳書華沉默了許久之后,說道:“是否進行道門大議,還是要請示掌府真人?!?
齊玄素點頭道:“這是自然?!?
陳書華臉色陰沉地轉(zhuǎn)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