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暮雨的話語中提到了一個“大哥”,能有資格代表齊家的無疑是齊家的當代家主齊教正,也就是蜀州道府的掌府真人。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蜀州是個關鍵地方,也是僅次于西州的第二大州,可又不同于略顯荒涼的西州,蜀州是個錦繡之地,所以其重要性可想而知,這里才是全真道的大后方,齊教正能執(zhí)掌此地,可見其在全真道中的重要位置。
當初全真道造訪云錦山大真人府,東華真人無法分身,為首的就是齊教正,雖然齊教正并非九堂掌堂,但也有個稱號,是為“萬妙真人”。
如果齊玄素真想加入齊家,那么有資格拍板的非這位萬妙真人莫屬。或者換個說法,有資格做夢笑醒的也只能是這位齊家的家主,換成其他人,就算齊玄素主動要求,也是做不了這個主的。
那么齊暮雨口中的大哥多半就是齊教正。
從齊教正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他是“教”字輩,即七代弟子。齊暮雨多半也是七代弟子。巧的是,齊玄素的兩位準岳母蘇元儀和澹臺瓊同樣是七代弟子。
至于姚家的輩分,從七娘那里論起,齊玄素當然輩分高得嚇人,是姚裴的表叔,與東華真人平輩??杉易宓妮叿植荒苓@么算,李長歌還是國師的同輩人呢,也沒見清微真人一口一個叔叔,李長歌更沒有托大地稱呼國師為“大兄”,反而是李長歌見了清微真人要使用尊稱。更何況齊玄素沒入姚家的族譜,所以輩分還是以道門的標準為主。
從這個輩分上來說,齊暮雨比他高了一輩。從年齡上來說,齊暮雨可不是大幾歲的問題,可能是大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足夠當齊玄素的娘了?,F(xiàn)在卻自降輩分,認什么姐弟,這不免讓人想到一句話,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齊玄素不得不警惕了。
這倒是不怪雷小環(huán),同為全真道弟子,平日里自然少不了交集,多少有幾分交情,現(xiàn)在她離開玉京去地方赴任,齊暮雨過來為她送行,合情合理,她沒有把客人往外趕的道理。只是她萬萬沒想到齊暮雨會來這么一出。
不過這也是某種必然。
道門講平等,推翻了儒門的禮教,女子們便不必顧忌那么多了,比如說齊玄素的老上司石冰云,這便是個鮮明的例子,若是放在儒門時代,她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除此之外,正如很多男人終生喜歡年輕女子,許多位高權重的道門女子也十分偏愛各種年輕英俊的男子,將其視作是剛剛出生不久還沒斷奶且十分可愛的狗崽子,而那些已經成年的同齡男道士們則“兇相畢露”,還十分油膩滑溜,面目可憎。好些個年輕男道士同樣希望著靠這種終南捷徑一步登天,省去二十年的辛勞,兩者一拍即合。
不過這個道理放在齊玄素這里不適用,且拋開齊玄素自身能力高低不談,他有七娘這位不是親娘勝似親娘的支持,不必出賣色相。就算沒有七娘,他還有張月鹿,說句誅心之論,就算齊玄素和張月鹿沒有感情,只是單純的聯(lián)姻,上了年紀的老佳人也比不上正值青春的小掌堂。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齊玄素什么都沒有,沒有七娘,沒有張月鹿,沒有機緣,甚至沒有能力,最起碼他還有尊嚴。
正因如此,齊玄素很不耐煩齊暮雨的這一套,只是顧忌到她背后的萬妙真人齊教正,也顧忌到雷小環(huán)的面子,實在不好翻臉,只好說道:“道門的輩分可亂不得,小心被人告到風憲堂,吃不了兜著走,因為這點小事被通報批評,可就樂子大了?!?
齊暮雨不依不饒道:“我們就是私下里的稱呼,誰會上綱上線?難道李家的小國師回到家中,見到那些天字輩的七代弟子也要一口一個師伯師叔嗎?就算小國師敢叫,那些七代弟子敢應嗎?”
就在這時,雷小環(huán)再次開口道:“老齊,你也是一把年紀的人了,今天像喝了十八斤蜂蜜一樣,甜得膩人。老話說得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你有什么話還是直說吧,不要繞來繞去。”
齊暮雨抬起纖纖玉手虛點了雷小環(huán)一下:“老雷,你不要說得這么直白,多讓人難為情?!?
雷小環(huán)也不吃她這一套:“如果年輕二十歲,那么興許還有這個說法。可是到了我們現(xiàn)在這個歲數(shù),什么沒見過?老皮老臉了,再去臉紅嬌羞,就有點不合時宜了?!?
齊玄素輕咳了一聲。
雷小環(huán)算是比較了解齊玄素,知道他和張月鹿在道門中都屬于潔身自好的保守派,這一派的特點是遇到合適的人就結為道侶,一輩子就只有一個道侶。遇不到合適的人或者眼高看不上別人,那也不強求,就自己過一輩子,到死還是童男子或者童女子的也大有人在。
與之對應的,自然還有比較放縱的一派,叫做逍遙派,核心觀點便是及時行樂,什么御女三千飛升大道,雙修之法,房中之術,講究逍遙自在。
這兩派人互相看不順眼。保守派罵逍遙派不知廉恥,道德淪喪。逍遙派罵保守派冥頑不化,是大魏儒門余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