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鹿去見紫光社之人的時候,齊玄素則準(zhǔn)備見清平會之人,一“紫”一“青”,倒是對稱。
以齊玄素跟清平會的關(guān)系,就不必玩什么游戲了,或者說三場復(fù)仇行動就是最好的投名狀,而且一起分過贓,這都是自己人。
齊玄素整頓東城風(fēng)氣的時候,故意為難了一家名為“冷翡苑”合法的行院,據(jù)說這家行院背后有謝閣老的背景。
或者說,謝閣老的謝家確是冷翡苑的后臺之一。之所以說之一,那是因?yàn)橹x家對家聲看得看重,不愿意直接觸碰這樣的生意,可帝京為官開銷大,謝家又的確需要這么個生意,這就需要個遮擋。于是另外一個家族楊家也成為冷翡苑的東家之一。平日里若有什么結(jié)交官府、道門的事情,一般都是由楊家出面。
楊家在帝京城里,勉強(qiáng)可算是中等人家,祖上也在金陵府扎根,故而與謝家算是世交,家族最近三代人曾分別擔(dān)任工部尚書、副都御使、戶部侍郎。論權(quán)勢,楊家自然不能與已然入閣的謝家相比,不過也正因?yàn)闂罴抑皇侵械热思遥槐啬敲粗v究宰輔臉面,許多事情謝家不屑不能去做,正好讓楊家出頭。后來謝閣老讓自家侄子娶了楊家的女兒,也算是結(jié)成了親家,兩家的關(guān)系就更密切了。
按照道理來說,冷翡苑出了事情,應(yīng)該由楊家出面料理,只是楊家心里也沒底。畢竟他們只是中等人家,什么是上等人家?閣老諸公、宗室諸王便是上等人家,這位齊法師可是個煞星,遼王也好,瑯琊郡王也罷,都沒從他手里占到多大便宜,最終都是不了了之,勉強(qiáng)算是打個平手,雖然有兩位王爺沒有親自出面的緣故,但讓他們這樣的中等人家去對付那位兇名卓著的齊法師,這就有點(diǎn)強(qiáng)人所難了。
沒辦法,楊家只好找謝家商量,平常的小事也就罷了,你顧忌身份,能不出面就不出面,遇到這樣的大事,你再不出面就不合適了。
謝家那邊答應(yīng)得很痛快,說是會找這位齊法師談一談,最好不要妄動干戈。
楊家這才放下心來。
于是齊玄素便收到了謝閣老的請柬,請他到府中一敘。
齊玄素欣然應(yīng)約。
雖然齊玄素是整頓風(fēng)氣的,但不意味著他就成了下九流的人物,根子上他還是道門之人,而且是高品道士,屬于清貴人物。
士紳們縱然看不慣道門的許多舉措,但還是樂于與道門之人結(jié)交,談空說玄,增光添色,又不會背上諂媚依附的惡名,畢竟這是論道,屬于學(xué)術(shù)交流的范疇,與其他無關(guān),君子之交淡如水。甚至宗室勛貴們也以迎娶道門女冠為榮,甚至不介意付出一些代價——道門踐行一夫一妻無不納妾制度,宗室勛貴們?nèi)羰怯⑴朗?,以后就只能告別左擁右抱的生活了。
所以謝家邀請齊玄素,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只有手掌兵權(quán)的諸王們才會喜歡付諸于武力解決問題。
齊玄素拜訪謝家,可以說是齊玄素和謝林淵的一次心照不宣,出示請柬后,謝家早就有所準(zhǔn)備,以迎接貴客的禮遇將齊玄素迎了進(jìn)去。
在一名一看是就是子孫世代效忠謝家的老管家的引領(lǐng)下,齊玄素穿過第一進(jìn)狹長的庭院,來到宅邸中路的第二道大門,俗稱二門。門楣高懸豎匾。平時只走腋門,正門不開,以示莊嚴(yán)。過了此門來到正堂,謝林淵已經(jīng)等候多時。
此時除了謝林淵之外,還有一名風(fēng)度翩翩的年輕人,見到齊玄素之后,主動行禮道:“謝步英見過齊法師?!?
齊玄素喜歡提前做功課,來帝京之前,他專門讀了《大玄律》,這次來見謝林淵,也做了些功課,謝林淵作為朝堂上有數(shù)的大人物之一,各種有關(guān)資料并不難查。齊玄素自然知道此人是誰,正是謝林淵的侄子。謝林淵本人膝下無子,所以十分看重這個侄子,大力培養(yǎng)。
平心而論,這位謝家公子在帝京城還是有些分量,與秦衡德等人相差不多,只是對上齊玄素就差了點(diǎn),很多時候,權(quán)勢背景固然有用,可雙方都有權(quán)勢背景的時候,更多就要看自身本事能耐如何,在這方面,除了張、李、姚三人,少有能與齊玄素相提并論的。
“見過謝世兄?!饼R玄素還了一禮。
許多時候,就要各論各的,就算齊玄素與謝林淵平等論交,他也不好在同齡人面前過于拿大。就好比李長歌,其輩分還在李若水之上,可后者畢竟是參知真人之一,李長歌與她也是平等論交,并不以長輩自居。
三人分而落座,略作寒暄,謝林淵意態(tài)隨和,伸手指了指謝步英:“天淵,日后若是在帝京之外遇到了,少不得要你照拂幫襯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