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鹿指著遙遙可見的神女峰,問道:“天淵,你知道‘神女’是誰嗎?”
齊玄素想了想,搖頭道:“不知”
張月鹿提示道:“你再好好想想,十二峰為什么叫‘巫山’,此地又為什么叫‘巫峽’?”
齊玄素一怔,遲疑道:“該不會與靈山巫教有關(guān)吧?!?
張月鹿道:“的確與巫教有關(guān),卻不是后來興起的靈山巫教,而是正統(tǒng)的上古巫教。認(rèn)真說起來,三教未曾興起時,巫教才是天下正統(tǒng),十一位大巫被尊稱為神女。后來巫教內(nèi)亂而衰,三教興起,玄都和紫府是太上道祖的傳道之地,祖天師在此拜領(lǐng)太上道祖所授下的道統(tǒng)建立正一道天師教,領(lǐng)太上道祖的法旨,順應(yīng)大勢,滅去巫教。當(dāng)時巫教已經(jīng)大為衰微,殘余勢力聚集于大江三峽一帶,其中巫峽便是由巫陽的名字而來,神女峰也是指巫陽?!?
齊玄素忽然想起了那個夢。
黑沉的大山之上,十個高大身影籠罩在一層濃到化不開的陰影之中,站在火堆后依次排開,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唯有雙眼位置亮起了兩點(diǎn)血紅光芒。
然后憑空出現(xiàn)了一個特立獨(dú)行的身影,與十個仿佛巨人的高大身影相較,這個身影十分纖小,一腳踢翻了火堆,叉腰大笑。
總共是十一個身影。
如今齊玄素已經(jīng)可以大概肯定,他所見的十一個身影正是上古巫教的十一位大巫,而最后出現(xiàn)的纖小身影便是巫陽,她踢翻火堆大概意味著開明六巫叛出靈山十巫。
至于那座黑沉沉的大山,自然是傳說中的靈山。
巫峽竟然與巫陽有關(guān),用道門的話來說,這里便是巫陽當(dāng)年的道場嗎?
齊玄素順勢問道:“巫陽……與古仙巫羅是什么關(guān)系?”
張月鹿畢竟是張家之人,而巫教又是被張家老祖宗滅掉的,再加上她這些年來沒少與靈山巫教打交道,所以對巫教的密辛甚是了解,解釋道:“嚴(yán)格來說,是同僚。在傳說中,靈山十巫和巫陽都是天帝的臣屬。”
齊玄素又問道:“那么太上道祖和天帝又是什么關(guān)系?”
張月鹿想了想,回答道:“大約類似于大掌教和皇帝陛下的關(guān)系?!?
“這個比方就十分簡單明白。”齊玄素了然,“祖天師好比是道門的真人,十巫是天帝留在人間的封疆大吏,然后道門的真人把封疆大吏給殺了……”
“慎!”張月鹿瞪了齊玄素一眼,“是十巫自相殘殺在前,導(dǎo)致天下動蕩,祖天師平亂在后,滅去巫教興起道門只是順勢而為。”
齊玄素也覺得有點(diǎn)離譜,不敢再去亂說。
張月鹿展開說道:“《山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載: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十巫中的巫彭即六巫中的巫彭。十巫中的巫抵即是六巫中的巫抵。巫禮即巫履,禮之義履也。巫盼即巫凡,‘盼’與‘凡’音近。巫謝即巫相,‘謝’與‘相’聲轉(zhuǎn)。唯有巫陽不在靈山十巫之中,只存在于開明六巫之中?!?
“古老相傳,巫陽曾經(jīng)尊奉天帝之令,為楚王招魂。我們道門今日流傳的招魂之法,大多是來自于這位大巫。”
“窫窳是上古天神燭龍的兒子,被自己的部下所殺。天帝不忍燭龍喪子之痛,就命令將他的尸體送至靈山,讓十巫出手相救。靈山十巫用不死之藥將窫窳喚醒,誰知他從此性情大變,成為一個龍頭貓身的怪物,到處吃人,最終被天帝下令射殺?!?
“由此可見,靈山十巫和巫陽都是天帝的屬下?!?
“我?guī)煾冈?jīng)說過,玄圣和高祖皇帝當(dāng)年也都受過這位大巫的恩惠,所以這位大巫的名聲與巫羅截然不同,巫峽和神女峰的名字都保留了下來。據(jù)說神女峰上還有巫陽的神像和廟宇,并不屬于淫祠?!?
齊玄素有些惋惜,如果只有他一個人,那么他還真想去神女峰中走上一趟,也許會有什么收獲和發(fā)現(xiàn)。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