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他們,也就只有一個名頭罷了,其他什么的待遇都和普通老百姓一樣?!?
“也正因此,孫兒解除了秀才名額的限制,全國上下統(tǒng)一考卷,各省負責,凡是成績達到甲等的人都能有秀才功名?!?
“這也是為什么,大明會平白無故的冒出來這么多秀才?!?
朱元璋聞這才知曉了是怎么一回事。
看來,是自己誤會了吏部尚書。
“起來吧,別跪著了?!?
“看來是咱誤會了你。”
“就這么點事都說不清楚,真不知道你是干什么吃的。”
朱元璋不耐煩的說道。
“謝皇上!”
何朝覺急忙應道。
還好太孫來的早,要是來的再遲一些,恐怕自己連命都沒了。
“你們先出去吧,有些事我要和大孫單獨聊聊?!?
很快,大殿便只剩下了爺孫二人。
“大孫,真不是咱說,咱也搞不懂,為何你要弄這么多秀才?”
朱元璋疑惑道。
朱雄英解釋道:
“皇爺爺,這事怪孫兒,孫兒當初就應該早些和皇爺爺說的?!?
“咱們大明的人口如今已經(jīng)有了突破九千萬的跡象,這可是個不小的數(shù)字了?!?
“人口正在急劇增長,而官員卻還是那么幾個人,這會加重各個部門的任務量,管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便是再有才能管的人多了也會感到吃力。”
“此外,官員手中的權力也會日益增長,管的人多了油水也會更多,保不齊就有些官員會動歪心思,去剝削手底下的百姓?!?
朱元璋點點頭,這些道理他還是能聽懂的。
但大規(guī)模增加官員崗位,對朝廷來說也不是什么好事。
增添崗位會增加大明朝廷的俸祿負擔,人多了發(fā)的工資自然也要多。
不過這也不是重點,畢竟如今大明的國庫根本不缺錢,官員工資這些肯定不會少。
朱雄英繼續(xù)說道:
“大明如今實行的官員體系,大多都還是采用的宋朝那套?!?
“孫兒早就說過,這里面有很多負擔和隱患,但孫兒一時也不知道如何進行改革。”
“直到去年,孫兒才有了些許眉目?!?
“孫兒想增添官員數(shù)量,把每個官員管轄的范圍更精確一些,這可能是個不錯的法子?!?
“這三十萬秀才,正是為了做基層官員用?!?
朱元璋不由得問道:
“大孫你這個想法不錯,但是官員多對百姓來說也不一定是好事,這些個官員魚龍混雜,難免會跳出來幾個貪官?!?
“況且人多了,責任肯定沒一個想要承擔,遇到事你推我我推你,到最后也解決不了?!?
老爺子果然是高,一眼就看出了此項改革的弊端。
像是官員懶政不作為這些事,即便是到了后世也很常見。
朱雄英回道:
“皇爺爺說的這些,確實可能出現(xiàn),孫兒也沒有辦法完全預防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
“但和這項改革帶來的優(yōu)點相比,這缺點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將所有官員負責的政務細致化,其實很大程度上也算是稀釋了官員的權力?!?
聽到這朱元璋不由得問道:
“大孫,你口中的這個細致化,是怎么個細致化?”
朱雄英也知道老爺子來興趣了,當即便解釋道:
“就以當前的禮部舉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