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恥辱只是暫時的,日后失去的,我們一定會加倍拿回來!”
幕府將軍派系的官員紛紛出反駁,語氣頗為憤恨。
人群中,有一人靜靜地聽著雙方辯駁并沒有表態(tài)。
此人便是足利義滿的兒子足利義持。
如今的他,已有十一歲。
兩年前,足利義滿讓位于兒子足利義持,但這也只是名義上的讓位,權(quán)力還全都集中在足利義滿手里。
對足利義持來說,掌權(quán)只是時間問題。
現(xiàn)在足利義滿已經(jīng)欽定他為唯一繼承人,按理說他應該高興才對。
但如果真的是這樣就好了。
東瀛和大明一樣,都是嫡長子繼承制。
但足利義持并不是足利義滿的嫡子,而是庶出。
按道理來講,他是不可能繼承幕府將軍位的,但奈何足利義滿和正室遲遲沒有生出兒子,所以只能將足利義持過繼過來成為嗣子。
足利義持的命運也因此而發(fā)生了改變。
本應順風順水的足利義持,上天卻同他開了個玩笑。
足利義持過繼過來的同年,足利義滿的正室生下了一個兒子,名為足利義嗣。
這可是名正順的嫡子。
足利義滿對正室的感情更深,自然而然的會更加為寵愛足利義嗣。
家長的偏心,往往會帶來孩子間的矛盾。
足利義嗣和足利義持也不例外。
最近幾年,足利義持的權(quán)力正在被一點一點收回,并且足利義滿還切斷了他和將領(lǐng)們的聯(lián)系。
足利義滿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讓足利義嗣繼承幕府將軍的位置。
足利義持對這些其實不感興趣,哪怕是幕府將軍的位置他也甘愿拱手相讓。
但家里人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讓他難以接受。
父親足利義滿現(xiàn)在完全把足利義持當成了外人,不僅沒有一點關(guān)愛甚至還處處防備著。
兩年的時間,足利義持的性格發(fā)生了徹頭徹尾的改變。
既然如此絕情,那他便真要來爭一爭這幕府將軍的位置。
現(xiàn)在弟弟的年齡還小,至少要等到八九歲才能接替他的位置。
這也意味著足利義持至少能在幕府將軍的位置上待上六七年。
除此之外,足利義持還敏銳的察覺出父親想要篡天皇之位。
若是成功,足利義嗣日后便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天皇。
這讓足利義持十分嫉妒,對權(quán)力變得更加向往。
‘大明太孫,這是我唯一的機會?!?
只憑足利義持一人不可能贏過父親。
父親在朝堂的地位顯赫,并且關(guān)系網(wǎng)遍及整個東瀛,和父親對抗就相當于和整個東瀛對抗。
大明太孫的出現(xiàn),讓足利義持又燃起了希望。
他親眼看見父親在大明太孫面前卑微的像條狗,不知為何,這讓足利義持心里非常痛快。
這幾日,他更加留意父親的行蹤。
昨晚更是偷聽到了父親與波不易的對話,知曉了東瀛的很多事。
“如果我將父親和波不易的對話告訴大明太孫,那么太孫一定會非常生氣,降罪于父親,嚴重一點甚至有可能賜死。”
“只要父親死了,那我便是唯一的幕府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