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短短的三天時間里,馮勝就已經(jīng)見識到了三位皇子的厲害。
燕王朱棣和晉王朱惘速來不和,二人才路程上更是不消停,各種明嘲暗諷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在商量戰(zhàn)術(shù)上都對著來。
燕王朱棣現(xiàn)在可沒有在應天府時那般束縛,只要朱惘敢諷自己一句,朱棣勢必要還回去十句。
朱榑這邊也不叫人省心,性格驕恣不說,見到兩個王爺打架也絲毫沒有勸阻的意思,反倒在一旁煽風點火,似乎一點都不怕事情鬧大。
馮勝這幾天過的可謂是苦不堪,幾乎是一點正事沒干,時間全用來調(diào)節(jié)朱棣和朱惘二人的關系。
……
朱雄英在應天府也沒閑著,這幾日嚴格審查了戶部和兵部,再三確認一定要保證軍隊后勤的穩(wěn)定。
同時朱雄英還再三叮囑,一定要加快后勤物資的運輸速度。
只單單一個濟州島,根本無法供應大明軍隊這么多人的口糧。
糧食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討伐東瀛的軍隊出發(fā),各省的糧價也開始了不同程度上的上漲。
這對于大明來說也是正常之事,畢竟打仗打的就是糧食,近日為了討伐東瀛,對各省的征糧也都稍微提升了一點,糧價的增長也是在所難免。
但朱雄英可不這么想。
戶部大堂之上。
“不管是用什么辦法,一定要給我把糧食的價格壓下來!”
“五十萬軍隊的糧食供應絕對不能出錯,這糧食若是缺一點我都把你們幾個人統(tǒng)統(tǒng)給斬了!”
“同時各個省份的糧食價格也不能漲,一定要給我嚴格監(jiān)督好市場價格!”
戶部眾官員聽完朱雄英這番話后全都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說的倒是輕巧,但這做起來可就難上加難了。
又要供應軍隊的糧食一點不少,又要各省的糧價穩(wěn)定,這簡直就是要了戶部官員的命。
戶部尚書展廷芳斗膽上前一步說道:
“殿下,現(xiàn)在糧價穩(wěn)定全都得益于藍家莊維持。”
“但是各省的清吏司,這可是無法掌控的市場,地主他們紛紛藏糧食抬高物價,糧商也是關門不賣,這才導致糧價一路升高?!?
戶部雖然在名義上是掌管糧食錢財,但是在對這兩樣的把控上可謂是十分不足。
朱雄英現(xiàn)在也清楚,就這種情況來說,對于糧食價格上漲問題幾乎束手無策。
不管是戶部還是清吏司,市場不是他們想調(diào)控就調(diào)控的,這其中有諸多因素實在是難以保證穩(wěn)定。
糧商不愿意賣,地主也是只收不出,那么就只能讓戶部去低價賣糧平糧食價格,填補這其中的糧食空缺。
但現(xiàn)在因為東瀛有五十萬的大軍需要填補,大量的糧食都被運往東瀛,這就導致戶部這邊對于市場根本沒有任何調(diào)控辦法。
一些商人和地主見狀更是大發(fā)戰(zhàn)爭財,大肆屯糧,甚至還不斷買進朝廷所賣的平價糧。
這樣的行為,很難完全遏制。
就算是你嚴格按照人頭來買糧,但是也有大批百姓這邊買進另一邊就高價賣出,賺取這其中的差價。
到時候沒糧了怎么辦?
那是官府的事,不是我一個普通老百姓應該想的問題。
這便是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
倒賣糧食已經(jīng)司空見慣,甚至還有人連著倒賣三四次,賺的就是這人頭錢。
地主也十分樂意收這些糧食,甚至還專門派手下人排隊買平價糧,官府就算查的再嚴格,也無法完全杜絕這種情況的發(fā)生。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