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江煜站了出來,攔下了要出營地的羽林右衛(wèi)。
“諸位,太孫身死,如今正是緊要關(guān)頭,我們切不可沖動——”
這些人里,唯有江煜在得知朱雄英身死的消息后,還能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若朱雄英當真已經(jīng)被害,那由他一手扶持出來的羽林右衛(wèi)也沒有再存在的必要。
皇太孫的位置,想必會落在朱允炆的頭上。
若是選定了儲君,他們這個由上任儲君打造出的羽林右衛(wèi)焉有立足之地?
這時他們再鬧出些事情來,不正是給那些想對他們動手的人遞刀嗎?
“姓江的,虧老子還覺得你有血性,沒想到你居然是個貪生怕死之輩!”
“太孫都被害死了,我們能不沖動嗎?!再不沖動,我們還算是個人嗎?!”
“不聽他的話,我要去給太孫報仇,你們誰跟我去……”
“不可——”江煜話還沒說完,就迎來了羽林右衛(wèi)憤怒之下的一頓暴揍。
……
東宮。
因為大婚而布置得喜氣洋洋的紅綢彩帶,全都被緊急摘了下來。
惶恐不安的呂氏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躲在寢殿內(nèi)不敢出門,生怕自己下一刻得到的就是被廢黜的圣旨。
然而,僅僅只是過去了半天,情況便大不一樣。
一道不該出現(xiàn)在此處的身影忽然闖了進來。
呂氏看著急匆匆而來的方孝孺心下十分驚詫,“方先生,您怎么會在這?”
方孝孺臉上滿是笑意,“回娘娘,皇上有令,臣現(xiàn)在是翰林院行走?!?
呂氏愣了一下,看著方孝孺臉上的喜色,原本沉寂的心再動活躍了起來,她期盼地問道:“先生,可是出什么事了?”
方孝孺微微頷首,眸色噙滿了欣喜,“今日大婚時,太子遇刺重傷昏迷,太孫被明教賊人擄走現(xiàn)已身亡。”
“娘娘,此時正是允炆皇孫的大好機會啊!”
聞,呂氏雙眼猛地亮了起來,“先生說的可是真的?”
“自然,微臣何必騙娘娘?!?
說著,方孝孺沉吟間笑了一下,“這便是皇上先前將微臣留在京畿附近的原因吧?!?
為的便是有這么一天,朱雄英出現(xiàn)意外,方孝孺便能作為顧命大臣,輔佐朱允炆登基。
朱元璋雖看重朱雄英,可他如今也才十歲,在這個生一場病就很可能去世的年代,沒有人能保證朱雄英安安穩(wěn)穩(wěn)地長成。
所以,朱元璋也不會拿著整個天下去賭朱雄英能活到繼位那一天。
因而提前為朱允炆準備了后路。
現(xiàn)在,便是啟動這條后路的時候。
方孝孺先前也沒想明白朱元璋的用意,直至今日,見到朱元璋派人送來的那道隱秘圣旨,才領(lǐng)會到了這一點。
呂氏瞬間喜形于色,將朱允炆找了過來,不等她說些什么,就聽方孝孺對著朱允炆開口道:“殿下現(xiàn)在最應當做的就是穩(wěn)住,其余事情交給臣等去辦?!?
“微臣已經(jīng)提前聯(lián)系好了督察院和翰林院的人,明日便會上書請奏皇上立下儲君,穩(wěn)固朝堂……”
其實方孝孺是想讓朱元璋趁著朱標還活著,直接立下朱允炆為皇太孫。
但朱允炆年紀還小,而且還是朱標的親兒子,這種話不適合在他面前說,便又將這話收回去了。
呂氏自然明白了方孝孺話里的未盡之意,面色不禁白了些,“先生,太子可是?”
方孝孺點點頭,“是,倘若太子能轉(zhuǎn)危為安,立不立皇太孫都行,可要是太子這一番沒有挺過去,那勢必要提前立好皇太孫,以免朝堂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