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侄子不是說過,更南面還有一片未被占據(jù)的大陸等著他帶兵打下來的。
朱棣腦子里想了許多,忽地苦笑一聲,可他不愿爭,不代表別人不想他爭,燕京之內(nèi),和姚廣孝一樣想法的人也是有的。
還有父皇,不正是因為忌憚他們這些兒子,才會下令無召不得返京嗎?
朱棣甩了甩腦子,那些復雜的事之后再想,如今最要緊的是大侄子的事。
讓一個孩子領(lǐng)兵作戰(zhàn)本就是胡鬧!
父皇和那幫大臣也是縱著他們,朱棣想,自己身為大侄子的叔叔,總得盡一些管教之責。
……
燕京通縣。
十二萬北伐軍,已經(jīng)在此地扎營休息。
京杭大運河疏浚后,便有綿延不絕的船只在其上運送軍備物資。
一石石糧草從船下卸下,一把把武器被發(fā)放到士兵手中。
遙看向高聳巍峨的燕京城墻,朱雄英心里頓時起了萬千感慨。
若是日后他當了皇帝,也一定會將都城遷到燕京來。
因為,天子守國門!
燕京的戰(zhàn)略意義是相當重要的,否則后世建國之時,上面也不會選擇燕京作為首都。
正在朱雄英感慨時,傅讓走了過來,“太孫,大將軍喊您去帥帳商量北伐事宜。”
藍玉被封為征北大將軍,為三軍主帥,叫眾部下議事也是正常的。
朱雄英應了一聲就起身去了帥帳,若是藍玉不來找自己,他也要去找藍玉了。
到達帥帳后,朱雄英掀簾走了進去。
盡管藍玉被朱元璋欽封為主帥,可朱雄英也是經(jīng)過冊封的皇太孫,是君。
君臣有別。
因此,朱雄英剛進去,就見到藍玉打頭率領(lǐng)眾部下對著自己行禮,“見過太孫!”
這里面不止有淮西武將,也有一些燕京本地的將領(lǐng)。
朱雄英本想叫起,結(jié)果隨意一瞥就被帳中一人給吸引去了視線。
那人有一顆锃亮的光頭,此時正愣愣地看著自己,不知在驚詫什么。
朱雄英原本還在想這帥帳內(nèi)哪來的光頭,隨即又想起來了一位在歷史上也頗為盛名的人物。
黑衣宰相姚廣孝。
但如今的姚廣孝顯然還沒有后世那般城府,他震撼莫名地看著朱雄英,只覺得事情發(fā)展超乎了他的意料。
昔年,他曾見過五歲的朱雄英。
雖只有短短一眼,姚廣孝便看出了朱雄英福緣淺薄,難登天子之位,恐有早夭之相。
但時隔三年再次相見,朱雄英身上的朱紫之氣已然變得比朱棣濃郁得多,甚至早夭之相也沒了。
怎會如此?!
片刻后,姚廣孝后知后覺地發(fā)應過來,自己仿佛忘了對朱雄英行禮,忙躬身道:“貧僧道衍,見過大孫。”
朱雄英點點頭,將眾人叫起。
只不過,他的目光依然淺淺停留在姚廣孝身上。
畢竟歷史上姚廣孝是一個頗為神秘的人,史學家們至今未查明為何姚廣孝比朱棣還要著急造反一事,甚至一手策劃出了靖難之役。
可以說,朱棣能靖難成功,姚廣孝的功勞要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