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心里默默算了一下,哪怕現(xiàn)在是豐收之年,一年也就是畝產(chǎn)個四五百斤,就這一下可以增長足足七倍??!
朱元璋沒有再理會自家這小兔崽子,他小心翼翼地將那根藤蔓扶正,很是心疼:“你小子可真是下得去腳!膽兒肥了呀!氣死咱了!這么好的莊稼呀!”
朱標也不管自己剛剛還被朱元璋打的滿身狼狽,細心地用手將土豆從土里挖出來。
“一個、兩個、三個……”
朱標驚訝不已地看著手中的土豆,每一個個頭都很大,快有半斤重了!
按照尋常作物的生長慣性,即便會出現(xiàn)減產(chǎn)的情況,畝產(chǎn)大概也有三千斤。
畝產(chǎn)三千斤!居然是真的!
“皇上,這可真是天佑大明,我大明百姓必然不會再受饑荒之苦了!”
李善長在一旁看了一會兒,而后跪地,高呼祥瑞!
這顆種子是之前在火場里搶出來的。
當時也沒人會真的相信朱雄英所說的,這顆小小的種子真的能夠有這么高的產(chǎn)量。
但是現(xiàn)在,它被種出來了,讓大家看到了它的產(chǎn)量,這怎么不讓人驚喜呢!
簡直是喜從天降,讓人不敢置信!
朱元璋看見藤蔓下面的果子完好無損,這才稍稍平了怒氣。
“皇爺爺,這個藤蔓也可以是好東西呀,人雖不能吃,但是喂給家禽牲畜也是能貼膘的呢!”朱雄英在一旁笑嘻嘻的說道。
朱元璋聽完,心中閃過許多想法。
他還記得每當災(zāi)荒之年,各處各地都沒有糧食,草根樹皮也都啃盡了,甚至出現(xiàn)有人易子而食的情況,那場面說是人間地獄也不為過!
但是,現(xiàn)在有了這土豆,哪怕到了災(zāi)荒之年,只要有一兩個縣的產(chǎn)糧,就能夠保證一個省的百姓都活下來!
這簡直是無上的功德!
此物一出,我大明絕對青史留名,流芳萬世!
民以食為天,百姓所求不過是吃飽穿暖,過個太平日子!
有了土豆,這天下民生幾乎安了一大半!
思及此,再看向眼前的兒子孫子,朱元璋剛平的氣兒又不順!
“原本,有老哥說,這玩意兒與山芋相差不多,也可切塊分開種。但是咱不敢試,就一顆種子呀,要是有個萬一……所以一刀也沒敢切啊!”
“若是多種幾個,這會兒能多出好幾畝地的種子來,再等到那幾畝地都產(chǎn)出來了,明年整個應(yīng)天府都給咱種這土豆,待到后年,那時全大明的百姓就都有飯吃,不會再有人餓死了!”
朱元璋說話間異常痛心疾首,“結(jié)果就因為這個小混蛋饞嘴偷吃,將這件關(guān)系民生的大事推遲了一季!”
糧食要種,要澆灌,要施肥,才能一點點長起來,發(fā)芽成熟結(jié)果,這哪一樣不要時間?
早一步就有早一步的結(jié)果!遲一步就有遲一步的后果!
這樣的東西要是推遲一年半載的,都不知道在那些偏遠村落有多少人因為糧食餓死。
朱標聽完了朱元璋的話后,腸子都悔青了,強忍著揍人的沖動對朱允炆道:“允炆啊,你之前被皇爺爺打了就是因為吃了這個果子?”
朱允炆不清楚什么畝產(chǎn),他只知道父親是來幫他撐腰的,所以他點了點頭說道:“是啊,而且這個東西特別不好吃……”
假的,吃起來香香的糯糯的,可是為了讓父親幫他,他只好說不好吃了。
朱元璋聽完這話,又想揍他了。
看見朱標也是一臉孺子不可教的表情后,朱元璋面無表情地遞給了他一只靴子。
“多謝父皇,兒臣知錯了,兒臣這就改!”
“知錯就好,孩子嘛,哪個不會犯錯,但是大人要教他知道錯在哪里了。棍棒底下出孝子,打了就是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