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聽到這話臉上露出笑意,伸手揉了一把朱雄英的頭。
“你可知這些人的身份?”
朱雄英搖搖頭。
“這些人全部都是那些騎兵的家人,是他們的親爹和親兄弟?!?
朱雄英聞愣住了。
難怪……
那些騎兵是他們的至親骨肉,所以他們才會將生死置之度外,拼死搏殺。
朱元璋神色悵然,聲音也低了下來。
“唉,咱也沒辦法啊……”
“昔年起兵時,從軍的那些人一個個都是拖家?guī)Э诘模詈蟀l(fā)現(xiàn),這種模式下的軍隊?wèi)?zhàn)力才是最強(qiáng)的,不得已之下,軍隊中便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規(guī)矩?!?
大明立國之戰(zhàn),就是經(jīng)歷了一場又一場優(yōu)勝劣汰的戰(zhàn)爭。
每一種兵或形制都是經(jīng)過千萬次血與火的洗禮,方才百煉成鋼。
因為,他們的對手是馬背上奪取天下、所占疆域最大的龐然巨物——蒙元。
被異族蹂躪欺壓過的民族,定然會比任何一個人都更期盼安穩(wěn)與和平。
“咱現(xiàn)在是馬上的那個人,日后,你爹會接替咱騎上馬,咱就是你爹的輔兵,若是你長大了咱還能跑,咱也給你當(dāng)輔兵。”
聞,朱雄英身子一僵。
這一刻,朱雄英無比深刻地意識到,原來史書背后的每一個字都沾滿了血淚這句話是真的。
“這場仗,總要有人來打,否則那些韃子又卷土重來了?!?
“但是,為何一定要打仗呢?用別的辦法也可以讓那些韃子安分下來?!?
“草原民族擇牧場而居,那里的百姓還未開化,沒有糧食只能過來搶,可以說我大明才是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的人,我們換個思路就好了。”
“比如說,讓草原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朱元璋有些意外卻不多。
他知道朱雄英說的確實有道理。
“茶馬互市自古便有,倒也算得上是辦法,但若要見效,短時間內(nèi)是不可行的。”
朱雄英伸出食指搖了搖,“非也。”
“我們難道只有這一個方法嗎?”
“我們完全可以拉攏一批,鎮(zhèn)壓一批,剩下的隨便,反正我們在長城內(nèi),可以穩(wěn)坐釣魚臺?!?
朱元璋早就知道,朱雄英比一般的孩子要更加聰慧。
可即便再天資聰穎,朱雄英在他眼里還是個小娃娃,想法難免有些天真。
“那些韃子也不是沒長腦子,怎么會容忍你在那騙人,但凡有一家實力強(qiáng)大起來,他們就會擰成一股繩,反攻中原!”
“我們還有別的政策啊?!?
“是什么?”
朱雄英學(xué)著朱元璋背起手。
“我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挑選一些罪行不重的囚犯,還有那種走投無路的流民,送他們到草原生活?!?
“把我大明的百姓送去草原?”
“對,只是要給他們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名頭,還要保證他們的家人能在大明境地過得好?!?
“把從草原到大明的路變成如用科舉那般的登天梯。”
“他們在那邊甚至可以當(dāng)官領(lǐng)爵位,只要在草原盡力施為便是?!?
“當(dāng)然,這一點主要吸引的是那些不得志的讀書人,既然人生失意,不如去草原換個路子折騰?!?
朱元璋聽得嘖嘖稱奇。
那些士子們?yōu)榱丝既」γ龅哪切┡?,朱元璋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