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一問嚇一跳
瑾寧本來打算讓胡青云約漕幫的一個教頭,殊不知,漕幫幫主任飛直接來了。
瑾寧翌日來到鼎豐號的時候,還不認(rèn)識任飛,見他年輕,俊美,還以為來了個賬房先生。
當(dāng)胡青云一介紹的時候,她驚愕地拱手,連忙道:“多謝賞臉,多謝賞臉?!?
任飛行禮,“任飛參見郡侯!”
“快別多禮,大家都是爽快人,不拘小節(jié),請坐!”瑾寧拱手邀請。
三人也就不廢話,入座之后看茶。
瑾寧直接說來意,道:“任幫主,實不相瞞,我這一次找漕幫的人,是要了解目前漕運(yùn)的整個狀況?!?
任幫主嘆了一口氣,“郡侯,您便是不問,任某也打算下個帖子拜見您,郡侯為人,任某早有所耳聞,只是一直無緣得見,得知郡侯要出任漕運(yùn)的監(jiān)察使,任某是激動得一宿未眠。”
“哦?”瑾寧看著他,“愿聞其詳?!?
任幫主道:“那就恕任某直,我大周物價,近年越來越昂貴,是因為運(yùn)輸?shù)某杀咎?,任某打個比方說,一石米,若從徒河運(yùn)送到京城,朝廷收取的運(yùn)費加米耗是一百五十文,太祖初期,我大周的米價一石是三百文,到如今,已經(jīng)足足漲到了六百文,京中耕地少,附近米糧不能供給足夠,所以,都必須從各地運(yùn)送過來,而京中的米糧,又作為全國的參考價格,如今附近州縣的米價也是在五百到五百五文錢一石,百姓有點不,堪重負(fù)啊,這點,您可以問問胡掌柜。”
胡青云點頭,“沒錯,米糧的價格,一直在上漲?!?
“這是否和旱災(zāi)失收有關(guān)?”瑾寧問道。
胡青云道:“無關(guān),旱災(zāi)是每年都會發(fā)生,太祖期間也是一樣,確實是因為運(yùn)費去了一大截,走陸路的話,雇人,找車,各項的運(yùn)費加起來其實也差不多,但是,走船運(yùn)能大批下貨,排期久,損耗大,畢竟若是遇上潮濕天氣,米糧保存不好,就容易發(fā)霉,這是損耗的一部分,這無疑也是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排期久,是因為朝廷商運(yùn)的船不足夠。”瑾寧點點頭,“所以,如今皇上打算開放民間船運(yùn),這樣一來,壓力就會減少?!?
任飛道:“任某要說的就是這點,開放民間船運(yùn),這本是好事,百家爭鳴嘛,可朝廷只開放三家,這就意味著競爭很大,船商要脫穎而出,少不了是要在總院衙門那邊做做手腳,可郡侯您想啊,船商的銀子難道是白白給出去么?總院衙門那邊,也不會眼睜睜看著民間商船價格低廉而徹底打垮朝廷商運(yùn),如此一來,價格還是需要同步的?!?
“價格同步這點,是完全有必要的?!辫獙幷J(rèn)真地聽著,“因為如果價格相差太多,那始終會傾向一方,造成船運(yùn)市場的不平均?!?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船商花了大價錢在總院衙門那邊得了牌照,這筆銀子勢必會成為轉(zhuǎn)嫁到貨主的頭上來,也就是說,就算開放了民間商運(yùn),其實沒緩解到漕運(yùn)壓力,更沒能降下成本?!?
“除非……”瑾寧看著他,他既然分析得出,肯定就有解決的辦法。
任飛道:“除非,朝廷商運(yùn)率先降價,那么,船商就不得不降價遷就,而任某認(rèn)為,只開放三家船運(yùn),是不可能緩解到漕運(yùn)的壓力。”
“那以任幫主所見,開放多少家船運(yùn),才能緩解到漕運(yùn)壓力?”瑾寧問道。
“起碼八家!”任飛調(diào)整了一下坐姿,正色道:“任某不是為自己漕幫說話,只是,如果開放的民營商船多,在海上,江河上航行的商船就多,商船一多,競爭就大,競爭大的時候,首先考慮降價,只有價格實際降下來了,百姓的生活成本才會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