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老父親發(fā)現(xiàn)一位老嫗暈倒在自家門口,旁邊還有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在哭。
老父親攙扶老嫗進屋,喂了一碗米湯。
老嫗虛弱解釋,她們是西北地方逃難來的。家里人都已經(jīng)死了,只剩她和孫女兩人相依為命,隨著逃難的人潮來到這邊。
老父親喂了小女孩喝米粥,小家伙可能是太久沒吃到東西,激動得抱住父親的大腿不松手。
盡管老父親給老嫗請了大夫,誰知老人家還是撐不過隔天,留下孫女撒手人寰。
老父親說家里太冷靜了,不如將小女孩留下,給他做妹妹。
他答應(yīng)了。
老父親看著窗外墻角的一株紅梅,給妹妹取名叫“淡梅”,沿用了家族這一輩人的“淡”字。
當時小女孩還不怎么會說話,也不懂事,每天都愣愣張望來去,跟在父親后面要吃的。
老父親悉心教導(dǎo)她,可惜她天資愚笨,更不勤快好學(xué),故此學(xué)了兩三年只會寫自己的名字。
她也忘了她原來的家庭,一直以為她就是肖家的父兄寵愛的小女兒。
血緣奇妙不已,即便生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下,肖家人一個個聰穎得很,飽讀詩書,喜愛書畫,唯獨妹妹學(xué)了好幾年還只認得簡單幾個常用字,而且極厭惡書畫。
老父親很失望,卻仍疼她愛她如初。
后來小叔回來了,每天帶著他下棋畫畫,斗詩作詞彈古琴,妹妹卻總是嘰嘰喳喳吵鬧,弄得小叔很不耐煩,嫌棄趕她去找老父親。
小叔不喜歡妹妹,嫌棄她身上沒有肖家人的血統(tǒng),也嫌棄她的粗坯和不好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