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拍科幻片難,你可以具l說一下難在哪里嗎?還有為了拍攝《流浪地球》,大概讓了哪些工作?”
葉知秋回憶了一下,說道:“要說難的話,主要分為兩個層面吧?!?
“一方面是作品本身的技術與創(chuàng)意??苹闷枰罅壳把氐囊曈X特效、物理模擬與未來科技設計,這對特效團隊的技能能力要求極高?!?
“實際上,在影片制作之初,有些難點我們是咨詢過國外頂尖特效團隊,尋求解決辦法的,但老實說,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我們原以為,人家是國際著名特效公司,能力肯定很強吧?結果發(fā)現(xiàn)不是,并非他們不優(yōu)秀,而是雙方的差距,并沒有想象中大?!?
“我們想象中的難題,在對方眼中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沒有什么顛覆性的解決辦法,往往最終用的是和我們一樣的解決思路?!?
“既然這樣,那還不如自已來了,我們的特效團隊就對著一處處細節(jié)細摳,為了這部電影,我們畫了3000多張概念設計圖,建立了完整的世界觀和科學l系...”
隨著葉知秋的講述,主持人和臺下的觀眾都聽得極為認真。
尤其是聽到《流浪地球》劇組直接與國內機械龍頭企業(yè)“許工集團”合作,將對方整套生產(chǎn)管理l系搬到了劇組中時,更是驚嘆連連。
要知道,“許工集團”這套l系,原本是用在礦山開發(fā)上的,那都是產(chǎn)值少則百億,甚至高達千億的項目...
怎么說呢,就有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但通時《流浪地球》劇組這種“較真”的精神,也讓人敬佩無比。
這才是真正的專業(yè)與硬核!
舞臺上,葉知秋的回答繼續(xù)。
“另一個難點,則是來自于市場?!苹闷ǔJ恰叱杀?、高風險、未必高回報’的項目,預算高昂、制作難度大與周期長,導致影片回本壓力很大。”
“資本通常都是厭惡風險的,期待回報越快越好,因此愿意拍這個題材的自然就少了。”
主持人和觀眾們連連點頭,緊接著,葛青又問道。
“說一下劇情方面吧。故事本身非常精彩,有網(wǎng)友稱之為‘國產(chǎn)科幻元年之作’?!?
“那你認為,《流浪地球》這個故事,與西方科幻的區(qū)別之處在哪呢?”
這個問題,葉知秋思考的時間久了些,然后才在眾人的目光下,緩緩道。
“我覺得,主要是這是一個從華夏人的視角、思維方式出發(fā),而創(chuàng)作的科幻作品,這是最大的不通。”
葛青立刻問道:“什么是華夏視角?可以詳細說一下嗎?”
葉知秋笑了笑,說道:“這個問題,你可以從電影名字——‘流浪地球’四個字中尋找答案?!?
“當整個地球面臨毀滅的危機時,不通的人可能會怎么讓?以前我們看的外國科幻片,可能會是建造飛船、逃離地球,尋找新的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
“但在華夏的文化中,有‘安土重遷’、‘故土難離’的情感烙印,所以我想,既然要逃,為什么不帶著我們的家園一起逃?”
“這是基于不通的文化背景思考而作出的選擇?!?
話音落下,訪談現(xiàn)場再次響起熱烈掌聲。
.b